楼主: huangbin277

[精华] 一起交流ERP实施心得,希望大家跟贴讨论。(待续)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1
授权会员
日期:2005-10-30 17:05:33
231#
发表于 2004-10-28 10:40 | 只看该作者

SAP/R3模块概述---生产计划和控制

由于当年蓝色巨人的重硬轻软,使5为流着蓝色血液的人脱离了IBM,于1972年成立了SAP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多夫市。发展至今,SAP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及协同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全球第三大独立软件供应商。在全球有120多个国家的超过19,300家用户正在运行着60,100多套SAP软件。财富 500强80%以上的企业都正在从SAP的管理方案中获益。SAP在全球50多个国家拥有分支机构,并在多家证券交易所上市,包括法兰克福和纽约证交所。SAP非常注重中国市场,随着去年Business one 版本的发行,其产品已经完全覆盖中国高、中、低端市场,适应了中国市场的需求。


一、 R/3 生产计划系统主要特征及模型:
1、主要特征
  R/3PP生产计划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包括制造执行系统的全部功能。它完整地集成各种应用领域的所有业务功能,支持客户订单快速处理。你可以用R/3业务模型的组织实体同任何现有企业组织结构对应起来。R/3支持跨越多个公司的事务处理,以及同一企业各组织实体之间的分销需求计划。


2、制造资源管理模型
  R/3 PP生产计划系统是一个联机处理的制造资源计划系统,同所有R/3应用程序完全集成。R/3 PP完全支持APICS的MRP II模型。R/3同传统的MRP II系统不同,它不仅集成了财务和后勤的计划和执行功能,而且将企业的利润控制贯穿于整个供应链,完成了供应链到价值链的升华。此外,R/3PP还提供制造执行系统(MES)的所有功能。同时,R/3还具有强大的面向客户并充分集成各种销售业务的功能。

  在所有R/3事务处理中,用户可享受到集成的好处。例如:
  R/3将销售订单的需求量转换至主计划。新的客户需求量立即显示在主计划员面前。这是保证按时发货的最快途径。
  所有存货消耗量及货物入库事务处理同步地过帐到总帐科目。
  车间订单确认及倒冲发料联机过帐到所有总帐的有关科目。生产成本中心及时从生产作业活动得到贷方金额。分配到生产成本采集点的成本是同步发生的。任何时候你都可以联机得到与生产有关的最新成本信息。
  如果你是一个订货生产类型的制造商,你可以连续监控所有与订单有关的成本。你甚至可以用R/3对比冻结成本、实际/目标成本和所有发生的成本。当你向客户发货并开具发票时,你会立即知道你的利润有多少。

  由于R/3集成所有的业务流程,它是一个业务流程重组的极好工具。R/3将帮助你克服支离破碎的业务流程,并优化贯穿设计、销售、生产、分配和成本核算的工作流程。

图3-1:R/3的MRPII模型
二、该系统具备的主要功能:
  * 制定销售计划
  * 编制主生产计划
  * 生成物料需求计划
  * 市场预测
  * 生产资源计划
  * 能力计划
  * 生产活动控制
  * 工厂数据采集

  下面分别简要阐述各模块功能的实施:
  1、SOP销售及运作计划模块
  销售和运作计划(SOP)是一个通用的计划和预测工具,你可以用它来使你的公司的经营现代化,优化公司的业务。
  SOP的集成功能使你对公司的各项活动一目了然。你可以汇总不同的内部和外部的数据,作为设置现实经营目标的依据。这提供了现实检查的机会:我的业务策略是否反应我的经营能力和市场需求?这样,用SOP,你就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计划。
  SOP的延展性使它适用于对任何逻辑数据进行高级的或详细的计划。弹性计划层次使你可以从几乎所有组织单位(例如,销售组织,物料组,生产工厂,产品组)的角度甚至整个企业的角度创建和查看你的数据。由于充分支持集中规划,SOP适用于销售、生产、采购,库存管理等的中长期计划。
  你使用的计划表是电子表格。因此你可以大范围地进行跟踪先前计划数据、预测市场需求、运行分析,条件模拟等各种操作。

  2、需求管理(DM)
  需求管理的功能是用来确定成品与重要部件的需求数量与交货日期。需求管理的结果就是所谓的需求大纲。
  为了创建需求大纲,你必须首先定义用于计划某一产品的计划策略。该计划策略代表了用于计划与制造或者采购产品的不同的生产方法。
  使用这些策略,你可以决定是否仅由销售订单来触发生产(定制)或者不由销售订单来触发生产(为库存生产)。或者,你可能想使需求大纲中既有销售订单也有库存订单。如果生产时间比标准的市场交货时间长,那么你可能想在任何销售订单存在之前生产成品或至少生产某些部件。在这种情况下,销售数量是预先计划好的(例如,在销售预测的指导下)。
  可以以计划的独立需求形式创建需求大纲。需求管理使用计划的独立需求而客户需求是在销售订单管理中创建的。
计划策略表示计划生产数量与日期的业务过程。在SAP系统中可以使用广泛的生产计划策略,范围从纯订货型生产到备货型生产。根据所选择的策略,可以使用销售订单和/或销售预测值来创建需求大纲。你也可以选择把库存水平移至装配水平以便由新接销售订单来触发最终装配。否则,你也可以专门为装配执行需求管理。
  例如,你可以把计划策略组合起来,这意味着你可以为成品选择策略"带最终装配的计划",但是你仍然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如在此成品的BOM中关于一个重要部件的"在装配层的计划"。
  在系统定制中列出了可用于一个物料的计划策略,并且通过策略组该计划策略被分配给物料主记录中的物料,可以为每一种策略定义包含重要控制参数的需求类型。

  如上面所提到的,在SAP标准系统中可以使用完整范围的策略,在下列部分中对这些策略给出了详细的描述:
  ★备货型生产(10/11)
  ★按销售与库存订单以批量生产(30)
  ★最终装配计划(40)
  ★没有最终装配的计划(50)
  ★带有计划物料的计划(60)
  ★在装配级计划(70)/在虚拟装配级计划(59)
  ★订货型生产(20)
  ★具有配置的订货型生产(25)
  ★物料变式的订货型生产(3.0C:可库存的类型)(26)
  ★无最终装配的计划物料变式(3.0C:可库存类型)(55)
  ★使用计划物料计划物料变式(65)
  ★特性计划(56/89)
  ★计划变式(54)

  3、主生产计划(MPS)
  主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的目的是定制可用能力和收货以适合需求数量。为了确保物料的可用量,不同的缓冲时间和安全库存被输入,这不可避免导致了高库存水平。因此尤其对于有价值的物料会出现高仓储成本。
  为了减少这些高仓储成本并同时增加计划稳定性,成品计划和主部件应该很好地协调,因为这些产品的主计划对整个生产流程影响很大。相关零部件的计划依赖于成品的计划结果和主部件,尽管成品代表所有将被计划物料的一小部分。在成品级的频繁更改可引起完整计划运行的不稳定。记住这些事实,MRP控制者经常计划高安全库存水平和缓冲时间以保证物料可用量而不管计划的难度。

  因而,使用附加注意来单独计划成品和重要的部件是有意义的。这些物料可以作为主计划项目在SAP系统中被标识,它可以被计划并通过使用一系列特殊工具最终被调整。对这些"主计划项目"的计划导致库存水平的减少并同时提高交货性能和使服务水平更为可靠。

  综合而述,R/3主计划模块的主要特征为:
  R/3主计划模块包括需求管理、生产计划管理及主生产计划(MPS)。
  需求管理与销售与运作计划(SOP)及销售与分销的计划功能完全集成。
  可以根据生产率或根据详细工艺路线进行集成的能力计划。
  MPS可以在任何计划层进行也可以在多个层次进行。
  在最终产品或物料层可以选择不同的计划策略,如按冲销预测或订货生产编制计划。
  订单报告(多层)在所有的生产层次显示作业计划问题。
  R/3支持多地区分销资源计划(DRP)。

  4、物料需求计划(MRP)
  物料需求计划的主要功能是保证物料的可用量,即它被用于为内部目的以及销售和分销而采购或生产需求数量。这个过程包含库存监控,特别是用于采购和生产的订货建议。
  在这个过程中,系统试图达到一方面服务层次最优化但同时在另一方面成本和资金占用最小化之间的平衡。
  MRP控制者负责所有作业:指定类型,数量和需求时间,他也必须计算何时为订货建议创建多少数量以满足这些需求。为了计算数量他需要知道库存、库存预留和库存订单的所有信息,为了计算日期他也需要知道提前期和采购时间的信息。为了计算订货建议,MRP控制者必须为每个物料定义适当的MRP过程和批量过程。

  供应链开始于销售、分销和需求管理。在销售和分销中,包含实际客户需求的销售订单直接从市场获得。在需求管理中,通过销售预测销售被提前计划。用此信息创建的计划独立需求(即对成品、部件、可贸易的货物和替代零部件的需求)触发物料需求计划。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你必须计算重订货数量和日期以及对应的采购元素。在计划运行中该采购元素是计划订单,或对于外部采购,是请购单。这两个采购元素是内部计划元素,它可以在任何时候被更改、重计划或删除。
  如果一个物料是自制的,系统通过展开BOM来计算相关需求,或生产成品或部件所需的组件数量。如果存在物料短缺,在每个BOM层创建计划订单以满足需求。

  一旦系统完成计算数量和日期,这些计划元素、采购元素就被转换成准确的采购元素:它们被转换成自制的生产订单和外部采购的采购订单。
  自制物料的订单处理通过生产订单控制。生产订单包含它自己的排产过程,能力计划和状态管理。通过单个生产订单来执行成本会计。
  外部采购的物料触发采购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或必须提出草案协议。

  通过生产或外部采购而可用的数量被放置在库存中并通过库存管理进行管理。

  物料需求计划的目的是确保正确的物料能及时和在所需的数量上是可用的。在R/3系统中计划运行有两个主要目的:
保证物料的可用量并同时避免过量的库存。
  为了确定物料短缺的情况并在计划运行中创建合适的采购元素-这意味MRP控制者必须在物料的例程监控中花较少的时间。为此,系统创建注意以通知MRP控制者关键部分和例外情况,以便他能迅速地再处理自动计划运行的结果。

  以下功能对物料需求计划是可用的:
  总计划和单项计划
  净改变计划和再生计划
  物料计划过程(MRP和基于消耗的计划)
  批量确定过程
  处理订货建议的易使用功能
  具有计划订单的装配订单
  覆盖范围(日供应)
  不连续的零部件
  使用替代和代用零部件
  直接采购和直接生产(汇总订单)
  评估计划结果的易使用功能
  例外消息和计划调整检查
  能力计划
  可用量检查和拖欠订单处理
  单层和多层溯源
  销售订单的单项计划
  计划可配套产品
  基于事件的MRP
  多工厂/地点计划

  5、生产计划及生产活动控制
  SAP系统中的生产订单
  生产订单是PP生产计划系统的重要部分。PP系统是SAP后勤系统的完全集成的组件。它由下列组件集成而成:

  销售和分销(SD)
  物料管理(MM)
  成本控制(CO)

  生产计划和控制中的生产订单
  在一个公司内,内部作业通过订单被处理。
  一个生产订单指定何种物料将被生产,在何处被生产,使用什么作业并且用于什么日期。它并指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什么资源,以及订单成本如何被结算。
  来自前面计划层(MRP)的计划订单或内部请求一存在,生产作业控制就把特定订单的数据(比如日期和数量)加入已存在的信息中。
  生产订单被用于
控制和监控工厂中的生产
作为成本会计的成本控制指令

  6、能力需求计划
  利用R/3系统,你在工作中心中使用能力类别定义可用能力。当在人力计划和发展中计划人力时你可以计划到单独的人。根据定义的工作中心的不同,你也可以定义下列能力类别
  在工厂车间中的一台单独机器
  操作一条生产线的一组人
  在工厂维护中的一个维护工作中心
  项目系统中的工程师组

  订单是能力计划的核心。订单产生需求因此产生它们被处理的资源的负载。在SAP系统中订单被创建为:
  物料需求计划中的计划订单
  工厂车间控制中的生产订单
  工厂维护中的工厂维护订单
  项目系统中的网络

  订单提供排产的基本数据。订单中的工序中的标准值和数量形成了排产和计算能力需求的基础。

  通过R/3系统能力评估,你可以
  确定可用能力
  确定能力需求
  把可用能力和能力需求比较

  你可以通过R/3能力均衡来调整工作中心中的不足和过载能力,以及实现
  最佳的机器和生产线的实行
  合适资源的选择

  7、CAPP标准值计算
  关于CAPP标准值计算是生产计划系统(PP)的一部分,CAPP是属于生产计划(PP)的主数据-包括物料主档、物料清单、工艺路线和工作中心。

  工艺路线
  CAPP(CAPP=ComputerAidedProcessPlanning)标准值计算为工作计划确定
  工艺路线中的标准值而提供了机器的支持。这些标准值是利用执行工序的
  工作中心所允许的加工方法或工艺来计算的。

  标准值
  在SAP系统中,这些标准值用于下列公式中:
  计划
  能力计划
  成本核算

  计划
  在计划中,利用一个工艺路线中的一个工序中的标准值和数量来确定该工
  序的执行日期。

  能力计划
  在能力计划,利用一个工序中的标准值和数量来确定执行该工序的能力需求。这些需求再和工作中心所定义的可用能力进行比较。

  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计算当物料在本公司进行加工时所发生的成本。成本核算提供了下列各方面的基本信息:
  定价和定价政策
  估价
  成本控制
  获利能力分析

  工艺路线中的工序是通过成本中心和在工作中心中所维护的作业类型来与成本会计相联系的。如果工作中心指明了执行一工序,那么您就可以为保存在该工作中心的作业类型而输入标准值。

  在产品成本核算期间,内部作业的估价是在为该作业类型所计划的比率的基础上进行的。作业类型决定了标准值如何被估价。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232#
发表于 2004-10-29 15:20 | 只看该作者
我听一朋友说一个中专毕业生在国内知名咨询公司做顾问。汗颜!!!!

这怎么了!一个初中生,经历过工厂的工人,车间主任,办公室人员,质量主管,信息主管,总经理助理,最后跳到IT行业的人,行不行,我想比一般的人都强吧,实施顾问就是要知道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一般的人没有经历过传统工厂的生产现状,你让他不完了!真是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233#
发表于 2004-10-29 15:5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多数的实施顾问是基于产品的交付,真正的那种基于解决方案的交付很少,可是这样的顾问需要多少年的实践呢,还有目前的顾问多数是计算专业的出身,对于企业了解多少呢,即使做过多个项目也是在通过项目了解企业,也不能对企业管理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所以说这样的顾问难得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51
技术图书徽章
日期:2017-03-01 15:42:07日产
日期:2013-09-22 19:51:41比亚迪
日期:2013-11-04 20:05:25雪铁龙
日期:2013-11-08 21:44:30版主3段
日期:2013-11-20 02:21:02三菱
日期:2013-11-22 20:09:44比亚迪
日期:2013-11-27 19:52:36奥迪
日期:2013-12-04 12:47:44比亚迪
日期:2014-01-07 19:26:49兰博基尼
日期:2013-09-17 19:04:40
234#
发表于 2004-10-30 00:33 | 只看该作者
那个初中生怎么成功地跳到IT业,我也是从工厂一步步干过来,也干过管理信息系统之类的玩艺,投过无数简历,人都要精通SAP的经验,没人答理我。

我还是重点大学本科生,当然不是学计算机的了。


--------------------------------------------------------------------
特想做erp咨询顾问
qq 2918412
mail  : rhybj@sina.com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235#
发表于 2004-11-2 22:1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ERP已经到了产品上线和数据维护阶段了,我现在感觉上ERP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会(每次都是纸上谈兵,上面的讨论好像就是把我们的历程理论化了)我想讨论一些实施上线时大家遇到的具体问题,例如是纯订单式生产还是唯库存式生产?...........
            还望赐教!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5
网络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5-04-15 01:01:55网络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5-04-24 01:01:53授权会员
日期:2005-10-30 17:05:33会员2006贡献徽章
日期:2006-04-17 13:46:34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1-04 11:50:44
236#
发表于 2004-11-3 00:04 | 只看该作者
来到这个论坛不久,难得看到有17页的帖子,要看完实在要花好多时间,所以只选择了后面几页浏览了一下。ERP成功需要满足企业的产品,需要管理的支持,需要熟悉业务的项目经理,需要资金和人力,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237#
发表于 2004-11-4 10:49 | 只看该作者
据我所知,国内某家大概排第四de供应商里有很多中专毕业的。呵呵。就是不知道干的如何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238#
发表于 2004-11-4 16:29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你们的言论,收获颇多。呵呵

谢谢!

作为开发者,我只是从开发的角度来考虑,现在发觉,问题空间还很大呢。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239#
发表于 2004-11-5 09:45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szerp.net/bbs/dispbbs.asp?boardID=14&ID=6078
上面有您想要的实施经验!台湾人20年的积累经验!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240#
发表于 2004-11-6 22:33 | 只看该作者
我公司虽然还没上ERP,但也有个小小的生产管理系统在用,用于处理订单、排产、出货、成本计算的,我从普通车间工人出发,升到办公室管理这一系统,历经编码、基础数据输入、相关资料核对,实施、维护,从中付出了很多,但收益不如预期。主要是领导层对这个理解不深,不知道该出手时就出手,解决一些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造成个别的部门严重脱节,影响进度。我所有编码完成后,基础资料也输入完后要求技术部门核对产品配套表,被技术部门以任务忙拖延,三年中三次编码,三次输入,最后靠我个人核对硬是把这个系统启用。如果我没有在车间和仓库的工作经历,我是担不起核对资料这个责任的,但事实上,我比大多数的技术员都懂生产的流程和产品结构配套。还有就是很多主管级的领导都是从生产中提拔出来的,对手工处理生产这一块都有经验,但对于信息化处理缺乏理解,或是很多人担人实施信息化处理后对个人利益产生影响,这个在生产部和采购部门见得最多,所以要想成功的实施ERP,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1。领导的支持及铁腕执行政策。
2。企业内部的实施经理,最好是生产、管理、计算机信息化三合一的人物,要有相当的权力。
3。良好的ERP软件供应商。
一个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也许会采用不同程度的ERP软件,随着企业的成长,很多需求是变化的,以上拙见,仅供大家参考。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TOP技术积分榜 社区积分榜 徽章 团队 统计 知识索引树 积分竞拍 文本模式 帮助
  ITPUB首页 | ITPUB论坛 | 数据库技术 | 企业信息化 | 开发技术 | 微软技术 |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 | IBM技术园地 | 行业纵向讨论 | IT招聘 | IT文档
  ChinaUnix | ChinaUnix博客 | ChinaUnix论坛
CopyRight 1999-2011 itpub.net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未成年人举报专区 
京ICP备16024965号-8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151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4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