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楼,你要写出你对OLAP的观点,别一上来就是一种非常"狂"的样子,给人感觉素质非常差.你从事BI多年,那究竟是几年.OLAP概念是94年底才出现的,你就是从95年到现在,最多13年的经验,对吗.
我自我介绍一下经历,从98年开始接触BO,至今9年了,其中有1年没在搞BI项目,项目中用过COGNOS,BO和Microstrategy.
你提到的DI软件以前有朋友提过,并给我资料过,我个人感觉这个DI软件的设计思路应该不适合的目前的发展了, DI软件最早的产品思路是这样的:各层用户完整的访问“海量信息”,又允许任意一个用户以最适合他或她的特定需求的方式来察看数据。在"海量信息"的快速报表中,DI在17年前设计了交叉索引(cross-indexing)专利技术,因为当时OLAP标准很没有出来,所以这种技术形成的成“自由形态的”多维数据库,称之为数据模型,其实在OLAP中就是多维角度和CUBE运算的意思.但数据库发展的现在,为了解决RDB"时间和空间"经典矛盾的问题, 很多厂商开始放弃研究新的索引技术转向其他.传统的DB厂商开始研究"行存储"技术,其中SYBASE IQ就是这个产品,ORALCE在未来的版本中也将推出,还有一些厂商考虑了内存压缩机制,这造成就是自05-07年前,全球报表市场增长最快的公司QLIKtECH,去年增长了71%. BI是在"海量信息"中的应用,所以有很多技术会出现,但目前万变不离其中的是,RDB由于要兼顾OLTP,所以永远的"时间和空间"矛盾.
你所说的DI软件并不是一个管理思路变化产生的软件,是在技术变革中发展的软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