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你说的对,DW解决数据视图,OLAP要解决纬度视图.所以时间这个纬度也是分为2块:时间本身和时间描述. 时间本来在数据库的事实表中,以datetime型(或者date,time型)存放着. 因此,这个在事实表中存在的时间本身.在业务人员认为的时间描述型是不一样的, 他们描述时间往往是"本月","本周","本季度","前3天","昨天","前天","上月本日","上周本日","去年本月","从年初到现在的累计","从本季度出到现在的累计".等等. 这些时间描述性与具体时间本身都需要计算,因此,我发现intestage NV把这个业务员口中的时间描述型单独定义为"时间模版"的管理视点,NV总结了93个时间描述型,业务自己也可以定义不同的时间描述.然后这个时间描述和数据库表的某时间本身字段做匹配,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而不需要技术人员通过函数从时间维表算出"上月本日","去年本月"的具体时间,再和数据库事实表的时间本身做join.
这种解决方式有2点:
1,IT部门不需要计算烦琐的时间角度
2,业务部门自定义时间角度
以上回答,符合5W1H的分析理论.5W1H是70年代提出来的分析理论,非常经典.
我为什么认为目前OLAP工具毁掉了BI,就是因为OLAP工具从技术实现出发,限制了业务人员的思维为代价,把分析角度的压力加给了IT部门或者SI公司,让技术人员认为项目控制成功或者优秀架构能解放业务人员的分析思维.却从来没有怀疑过产品设计思路.
我们只有勇敢承认OLAP工具最大的缺陷,才能是这些工具实现持续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