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初由 innovate511 发布
[B]
1. 转变主题模型本来就不符合建模流程要求, 并不是强迫描述一个业务模型的问题, 而是建模技术问题. 一般来说,大家做多年的建模、ETL,恐怕去发现以往经验中的不足和可改进的地方的人不是非常多吧, 而且DWBI界一般都是师傅带徒弟似的方式入门,如果师傅的路子就不合理,徒弟又怎么学到精髓呢。
2. 6、7年前,移动BOSS 1.0刚上不久,怎么会有精力研究基于DW的BI,还不得靠BOSS厂商自己想办法解决报表问题。这属于正常的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我这里举的例中那个大型制造企业用BI工具直接制作报表,它还是500强企业呢,但我能理解它的计划,毕竟在中国分公司的信息化,这个公司才起步。02年开始设计的经分我有一些参与,我在dwway上说过经分中的一些维度建模问题,不知道后来的经分是否有所改进,否则对BI分析的支持还是会远远不够,让BI分析会感觉力不从心。 [/B]
任何的业务模型都是1抄,2,改 ,3,研 ,4,新的过程. 所以主题模型的转变我觉得是必然的. 徒弟学师傅的目的就是在改变师傅的问题.
数据模型一般有星型,星座型,雪花型,雪暴型,附之还有多次事件型,重复联合型等等,其实我们建数据模型的第一原则是尽量建星型,避免事实表之间直接联合,杜绝循环联合. 这是数据模型的主方式,也是纯技术的方式.而都是先有业务模型再做数据模型,业务模型的改变是经常性的,难道你的数据模型就一成不变了!! 技术人员总是以架构的方式先固化数据模型,然后让业务模型的变化在数据模型不动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就象数据模型是太阳,业务模型是地球,地球可以转,这个围绕着太阳的"转动"就是合理的,是技术人员心中的架构.其实BI项目经常性变成日常统计项目,就是这个架构毒害的.为什么,这样可以,技术人员保证自己的中心地位,这是明显的"信息威权主义",任何脱离太阳的转动变化,需要技术人员来修正太阳的位置,如何修正?重新建数据模型. 这就是目前的BI定势,如果我们反过来看这个问题,业务模型是太阳,数据模型是地球,太阳的变化,位置调整是经常性的,地球围着太阳转,也要跟着转.这样的架构是不是也可以,而这就不是"信息威权主义"了,是"信息民主主义",技术人员的重点将是基础数据和数据模型转化的过程,不再是业务报表的样式,业务逻辑的分析等等,我们技术人员想提高自己能力,总是喜欢了解业务知识,去精通业务,甚至我听到某企业技术人员变态的说法"他们比业务人员更精通业务",如果是这样,我觉得这个企业在业务上彻底完了.BI不是以IT技术人员为中心的分析,是以业务人员为中心的分析.作好技术人员的本职工作吧,你的本质工作是什么: 数据模型,ETL上架数据,元数据管理. 别以"数据模型"和"业务模型"紧密结合为理由来指手化脚BI了. 技术人员不是喜欢搞新技术吗,SOA现在不是最热吗,SOA的核心之一是什么?"松耦合"!!都是"松耦合"时代了,还报着紧密结合的思路去勾引业务人员,别忘了业务人员需要隐私,分析更需要隐私,何况真正的分析,80%是证伪,20%是证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