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个ITPUB的论坛上看到了2篇文章,"绩效主义毁了SONY"和"丰田战胜通用的背后", 这2篇文章其实讲到了BI项目中经常提到很高的应用境界,就是"绩效管理"和"战略管理",但作为500强企业的SONY和通用早在10年前就成功实施的"绩效管理"和"战略管理"BI项目,却不如"执行力"很强的丰田,这个是不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
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太受美国文化的影响了,就是崇尚"精英人士"管理企业,因此借助咨询专家,为公司领导提供"绩效仪表盘"等等,其实美国模式是最不复制的,所以,越学习它,就越赶不上它,越不可能成功. 唯有采用老毛时代提到的"人民的智慧",就是让企业的员工一起参与进来,变成"员工团队"的BI项目,才可能突破"精英人士"的BI项目,取得成功.
BI项目的应用有5类,日常统计,即席查询和OLAP分析,数据挖掘,专题应用和战略管理. 由于数据挖掘更多的是算法,不适合业务人员,只适合专业的人员,而其他的应用均涉及到"多维角度",因此,OLAP变的关键了,所以我一直认为OLAP工具可以从目前的为"专业人士"使用和配置,完全可以让用户自己来,只是把数据部分归于IT部门,"多维角度"归于业务部门而已.
这就是我最早的想法,当我按照这个想法去实施BI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业务部门,企业领导,用户的IT部门,SI公司都变的可以接受,BI原来就没那么简单,只不过,我们把它复杂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