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miles

[精华] 来讨论一下spare parts logistics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51#
发表于 2005-7-8 10:1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摸索了很久,总结出除了量足够大,而且很稳定。外包这条路是较好的选择。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52#
发表于 2005-7-8 13:3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supivan 发布
[B]我现在有几个问题要请教:
对于我们需要在全国做备件服务的客户:
1.备件中心将物料发到全国的维修点,而这些点都是委外的,如何能保证在这些委外点的备件库存是合理的?即不放太多在外防止遗失或是因为太少影响了维修L/T
2.我们将所需维修的机种的备件部分不分单价高低发到外面去还是干脆只放成品到外面,如有需要再从整机上拆除备件较为合理?哪样管理会更好?

.对于我们直接对到对方备件中心的客户,
1.有没有好的工具可以去预估对方的RMA返修量?
2.如何去预估对方的订单量?
3.现在的产品周期都很短,最多一年就会phase out,但售后服务要做3-5年的话,
有没有好的工具去做预估?

请高手指教! [/B]


你的问题和生产计划以及销售计划联系的紧密一点,更多的是要考虑生产、销售方面的问题对备件库存的影响,建议参考一下BOYNG公司的备件库存管理。他们的特点是通过INTEL将生产厂家、供应商、销售商对产品的需求很好联系起来,在短期内达到货物的生产和流通,缩小货物库存。严格说,一般不采用整机库存,更不会在整机上拆备件,因为这样成本过高,而且库存不容易管理。

对于你下面的问题,感觉上还是要和你们自身的生产状况和销售状况联系紧密一点,所以应该先去评估自己的情况,在对实际问题做出分析,按照生产中出现的不合格率的比率来预计你所需要的配件库存,这样会更有效些。短期产品和产品的生产数量已经生命周期联系紧密,要做好库存预估,你要根据实际生产的配件生产时限、周期和是否有可替代产品上来考虑这个问题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53#
发表于 2005-7-9 09:1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风雨人生”
我感觉和生产计划那边到是关系不大。
我们是生产厂商的售后服务部门。
现在很大的困扰就是不能很好的预估产品的不良率。
要么就是库存不够要么就是备了一堆呆料。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54#
发表于 2005-7-12 09:06 | 只看该作者

Re: 不太理解你们为什么要把备件物流和维修模式扯在一起,是非要让问题复杂化吗?

最初由 vigoro 发布
[B]谈谈我对备件物流的理解,不足之处敬请拍砖.

5、不要忘记物流包装管理,其中的可挖掘利润之处很多;
[/B]

不明白包装管理怎么个 可挖掘利润之处很多,您譬如说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55#
发表于 2005-7-12 09:3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smiles 发布
[B]其实作为第三方LSP,配件中心的inventory level 的决定权并不在我们手中,一方面PC厂商不会将如此重要的事外包的,另一方面如果真的外包了inventory level 的决定权,我们的value added service 会多挣一些,但风险会徒增的。利益和风险是永远共存的。关键看值不值。
在project 开展2-3月后,我们可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给PC厂商,并告知只是建议对结果不承担责任的话,可以为自己规避风险。 [/B]


非常想知道目前是否有LSP给厂商做库存管理很成功的例子?中国的和外国的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56#
发表于 2005-7-12 12:29 | 只看该作者

太过复杂

比较热闹
讨论越来越复杂,决策不光依靠工具及模型分析,有部分因素是模型所不能包含的。
而且我觉得作为第三方来讲,上面的讨论太过复杂,很少有客户会开放这么多数据给第三方提供分析,国内做的这么彻底的也不多吧。即便是HP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57#
发表于 2005-7-12 13:40 | 只看该作者
的确,原来列算过一个公式:
1、对于可以维修的备件
其年采购量=上年与本年预计单位时间发货量的差值(个/月)*周转周期+维修损耗+其他损耗

周转周期=在途周期+在库周期+维修周期

Re:对于可维修类不同时期的返修量是不一样的;而且还有个保固期的问题,感觉每年的差异会很大,而且准备备件也不可能准备一年,那样库存就爆了啊

2、对于不可维修的备件
其年采购量=单位时间发货量(个/月)*12

单纯以发货量来考量也是个办法,但量会很大啊,同样遇到要平衡库存的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58#
发表于 2005-7-12 17:3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supivan 发布
[B]的确,原来列算过一个公式:
1、对于可以维修的备件
其年采购量=上年与本年预计单位时间发货量的差值(个/月)*周转周期+维修损耗+其他损耗

周转周期=在途周期+在库周期+维修周期

Re:对于可维修类不同时期的返修量是不一样的;而且还有个保固期的问题,感觉每年的差异会很大,而且准备备件也不可能准备一年,那样库存就爆了啊

2、对于不可维修的备件
其年采购量=单位时间发货量(个/月)*12

单纯以发货量来考量也是个办法,但量会很大啊,同样遇到要平衡库存的问题 [/B]


所以,这公式不是做库存计划用滴,是预估成本用地。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59#
发表于 2005-7-12 17:5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gere 发布
[B]


最早研究备件物流的大牛来自兰德公司的科学家,他提出了Metric
模型——备件物流中最为经典的多级库存模型,但是它的研究对象是美国空军的备件物流体系,所以其中的
许多特性与日常耐用消费品(如汽车、家用电器、IT等)是不同的,我只是提供这样的参考意见而已,并非要求所有的搞备件物流
的人都这样用才行。 [/B]


关于兰德的Metric模型和多级库存理论,想听听,您受累给讲讲?!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
授权会员
日期:2005-10-30 17:05:33
60#
发表于 2005-7-13 08:4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miaorun 发布
[B]

关于兰德的Metric模型和多级库存理论,想听听,您受累给讲讲?! [/B]

metric-a multi-echelon technique for recoverable item control.pdf

1.02 MB, 下载次数: 25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TOP技术积分榜 社区积分榜 徽章 团队 统计 知识索引树 积分竞拍 文本模式 帮助
  ITPUB首页 | ITPUB论坛 | 数据库技术 | 企业信息化 | 开发技术 | 微软技术 |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 | IBM技术园地 | 行业纵向讨论 | IT招聘 | IT文档
  ChinaUnix | ChinaUnix博客 | ChinaUnix论坛
CopyRight 1999-2011 itpub.net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未成年人举报专区 
京ICP备16024965号-8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151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4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