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初由 jeffcat 发布
[B]我说几句八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保证总装厂生产线不停某种层度上比供应商保证自己的利润更重要,MILK RUN究竟能不能节约成本,节约的钱是给谁节约的,我觉得只能说是整个供应链节约了(若有可能节约的话),MILK RUN唯一的缺点就是时间上卡得太死,到了时间就要出货,而且受依次出货的公司的水平影响,不一定能控制得好,有的公司为了保证在下一趟运输轮次到来前保证拿得出东西,有可能会违背降低库存的的初衷
由于整个循环是衔接的,因此每一轮下来可能买方那里的库存曲线会成锯齿状分布,更重要的是,由于零件被使用过程中的拍节不一样,MILK RUN下来每次取货的多少也不好控制
MILK RUN对供应商的要求比直接供货要高很多,这个是很明显的,万一产品出了问题,要么立即开车送补货,要么就指望放在买家那里的不同批次的产品别出类似的问题,并撑到下一轮
我的看法是,对于生产周期稳定的、制造周期短可在很短时间形成库存的、质量成熟的、且有长期大量供货和约的供应商来说,可以尝试一下MILK RUN,但众口难调,3PL是搞运输、装卸、配送的,某些对装卸操作比较敏感(主要是因装卸技术原因导致零件损坏、不小心混批(同种零件不同供应商))的货物可能要加把劲才能让供应商放心,不然也只有把原来的送货人员拿去跟车了
以上认识请指教 [/B]
我赞成你的观点.在ISO质量体系中,重要性的依次排序是交付期、质量、成本。而且每个主机厂对停产的供方的处罚都相当的严厉,甚至可以追溯到认证机构,取消对方的认证资格。
如果整条物流链稳定在某一供求水平,如此的送货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库存成本和库存管理成本,很大程度上避免存货因技术变更或市场需求引起零件积压的损失,这怎么计算都比物流的成本要合算的多。而且更方便的是调整计划的反应速度。
但是能不能做到整体供应链的运做成本低,只有天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