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sapmeseam 于 2009-8-18 23:14 发表 慢慢来,一切会好起来的 有些观点不敢认同,SAP的各个行业的最佳业务实践,号称best practice是个好东西,问题是有多少顾问了解这些最佳实践,并把这些流程应用到企业当中去,我感觉sap中国研究院转化过来的中国行业最佳实践,还是有点束之高阁,没有很好的应用到中国企业当中去。企业和咨询公司不愿意额外掏钱买这东西,sap lab又不会白送这些best practise给企业,真是曲高和寡呀。 说到SAP技术落后,三十多年来C++写的庞大的程序,不可能说改就改,现在SAP德国也没一牛人能带领几万人把SAP核心程序改成java。所以只能核心不动,其他的外围系统用netwaver来接,最近sap开发团队重点打造的saas,也只见吆喝却无人问津。对开发团队信心打击很大。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秀红99 于 2009-8-18 21:25 发表 如果作为一个用户,亲身体验一下SAP,就会同意作者的观点了。SAP看似强大,其实不过是每个行业沾点边,便自称为最佳管理实践了?具体到某一个行业,它并不完全适用,尤其是中国特色的管理,它更没招。不要跟我说,中国的管理混乱,就是这种不符合西方管理学的“混乱”,让中国在这三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SAP从软件设计上讲,考虑的问题比较全面。但是开发技术却已落后。随着SAP的画皮被揭开,实施顾问的高薪、优越感都受到了挑战,好日子不长喽。
原帖由 sapmeseam 于 2009-9-11 13:43 发表 既然这帖子被人掘墓给掘出来了,那就再写点。 说说咨询公司的精英人才的一件事。 早年的咨询公司管理层真是汇集了不少精英人才,精英一多,大家都要完成每年的销售指标,其中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自然也就多了,这个事情有点象现实版的圈子圈套。 2003年的时候,A是当时四大咨询的高级经理,更早些时候国内名校毕业加入某垄断行业国企,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一开始就平步青云,很年轻就做到副处长。后来可能是竞争某更高职位未得手,毅然离开国企加入咨询公司。他虽然从国企出来但英语很好,再加上在国企原来的网络关系一直能从国企这个行业拿到咨询的项目。 2003年这个行业一家公司的一个大的ERP项目要招标了,A因为有关系在这家公司此前也给这家公司做BPR项目,于是咨询公司负责ERP项目实施的高级经理B就想靠着A的关系把项目拿下来,顺便把项目算到他自己的销售指标下面。当然A肯定是不愿意,我的关系我的团队之前做辛辛苦苦的BPR项目,凭什么最后大的ERP项目来了,业绩算到另一个人名下,他肯定不干。但公司高层偏向于把项目归到B名下。于是A开始运用他的高智商,不动身色背后搞鬼了。他首先跟参与ERP竞标的另一家咨询公司沟通好,说凭他的关系可以让这家咨询公司中标,等这家咨询公司中标以后他再跳槽到这家公司来,业绩指标也算到他名下。另一边,他对自己现在的公司说没问题,业绩算给B,我全力支持你们把项目拿下来。于是B开心的不得了,这下有可以拿到一个大的ERP单子了。等项目开标后,B傻眼了,原来他们公司没中标,项目给前期没做过多少努力的另一家公司给拿走了。等A和A的团队不少人跳槽到中标的咨询公司,B才明白自己被人狠狠的蒜了一把。 A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后,负责针对这个行业所有业务,给这家公司源源不断带来很多项目,目前国内最大一个SAP项目被这家公司拿到,与他当初的跳槽不无关系。 这事也说明一件事情,咨询是高智商的人玩的东西,那些表面上跟你笑呵呵的咨询项目经理,你猜不透他心里想些啥玩意,打什么算盘。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