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被面到面别人
一天,正在办公室上网(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我们以后再说,幸好,我访问的是公司内部网),老板忽然过来说:我正面试人,你帮我看看。
心中觉得很可笑,自己从来没有面试过别人,也没有这个责任和习惯去做这件事,我的习惯是每天在公司里走走,听听大家对某人的评价,然后找其中口碑好的(当然,并不需要什么品德高尚,没有复杂男女关系之类,我们也按下一会再说),再去有意无意地去跟他谈谈,再交代些任务,看他做得如何,然后再看是否值得培养培养。当然,培养的后果并不那么可亲,所谓培养是我们坛子里经常听到的抱怨:下班前5分钟分配一个任务、额外做个什么工作、跟一个很讨厌的客户或销售去做个项目,而且不在他的职责之内,就是纯粹帮忙。
我本人还没那么变态,一定要用些狠毒的事情去折磨别人,但我需要发现“有潜质”的人,什么样算有潜质呢?为了目标可以抛头颅洒热血那种!聪明愚笨并不是完成工作的最终要因素,只有是否想去完成,有这种实现目标的饥渴的感觉,才最终导致是否能完成。困难是无处不在的,如果遇到困难就退/推,或者浅尝辄止,肯定不是我想找的人。那为什么不告诉他原因之后再去考察呢?明明白白地说:我要看你表现,然后对你进行。。。这个我不能说,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原因是要找拥有这种潜质,而不是“假装”这种潜质的人。一个人可以为了利益在短期内装出各种各样的形态,但时间可以看出谁才是真正的有潜质的人,当一天雷锋是很简单的事情,难的是当一辈子雷锋。当然,还有很多别的原因,例如我并不能做出任何承诺,告诉你做好了一定升职!我不是hr,不是people manager,更不是GM,我又否决权和建议权,我有影响力,我可以帮他找机会,就是没有决定权。如果我有决定权,大概我就可以卖官了。(我能给他什么?暂且挂起,记着这个中断,我们一会去处理)
而面试,和长期观察完全不同,需要在短短的20-30分钟之内,看透他的心,看出这个人是假装的,还是真实的,是有能力无作为的?还是有作为无能力的,当然,这两种人都不适合。既然老板要我去看,我也不能违背他老人家的意愿,当然,我知道他也只是让我去评估一下此人的技术能力。
细节我就不说了。只是把这些人的缺点跟大家汇报一下,你可以照镜子看看,哈哈,记住:我可是有一票否决权的!
第一个:猥琐。看着好像来偷东西,都不敢看人,就跟陈佩斯演演的警察和小偷小品一样。
第二个:还不错,说话太快,快到你都听不清他在说什么,尽管他技术还算熟,不过你再熟也没我专门搞了10年这个东西熟啊?你在我这胡侃什么?破绽是多得是的,我要找的人是给客户讲清楚,说明白。太快不是大毛病,但除非你是天才,你的思维怎么能跟得上你的嘴?慢一点说逻辑清晰一些,破绽少一些。
当然,没否决他,现在找一个人也不容易,再看。
第三个,与上一个相反,小心谨慎,说什么都说一堆,但后来忘了前面问什么,绕不回来,听了半天,好像都不是在回答,我觉得他还行,老板不太同意,觉得他技术功底不太足。我当然不想否定我老板的看法,招人是给他的,又不是给我。给做技术的建议是:说话斩钉截铁,先把答案说了,不要含糊其词,当然很多东西是没有绝对的,不过你可以在后面加限定条件啊。如果你这个东西不是很懂,甚至没听说过,可以说类似的系统,功能,毕竟每个人的覆盖面还是不同,但原理相近。
后面又七七八八看了不少,各有千秋,在最后选择的结果中你可以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1。最好的人并没有被招进来。因为没有head count (高阶的)
2。很差的人也没有被淘汰,因为有几个head count的截止日期马上到,不招进人就没了
3。到什么时候都是靠关系,能拉到内部几个人不错的评语,结果都不错
4。尽管外表不是最重要,但绝对是很重要的因素,从相貌、服装、说话到举止
还有一些,没过多研究,我还是喜欢长期观察的,一个人在最松懈的时候,如果还能达标,那当他想做什么的时候,就非常优秀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