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yiyiyicz 于 2014-11-22 09:42 编辑
说ERP是骗子行业,由来已久
ERP到底是不是骗子?主要看它能不能解决问题,能不能运行起来
能不能解决问题:毫无疑问,能解决问题。不然不可能有那么多的ERP系统还在用
能不能运行,特别是在制造企业能不能闭环运行(也就是计划跑起来),显然不行,特别是在离散制造行业,全世界还没有单独靠ERP运行起来的先例
说它是骗子,不冤枉,但是有点委屈
原因在哪里呢?在于原理存在问题
请注意,在MRP2中有个假设,就是执行没有问题。事实上,所有的企业在执行计划时都有问题,都存在著计划和执行之间的差异
为什么计划和执行之间的肯定存在差异,是因为ERP软件(数学)模型里的计划计算依据这样的基本前提: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任务。可惜在所有的离散制造的实践中,这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对于在企业一线干活的人来说,这非常容易理解,可是要从理论上证明就有点麻烦了
既然是“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任务”这个基本前提不成立,那么问题关键是在“时间”,而不在“数量”
因此,直接怀疑MRP运算逻辑,很容易就会误入歧途
就目前的资料看,MRP运算逻辑是从BOM原理上发展起来的。其本意就是计算数量关系
这部分,数学严谨,逻辑合理,没有问题。可以这么想,工程上凡是数学严谨的原理从来没有被推翻过的先例。对于数量计算的怀疑,往往是计算模型本身没有按照最初的BOM--MRP模型,出错了。
回过头来,计划出问题的环节是出在引入“时间”之后才发生的。比如,加入“工时定额”。
这个问题是BOM--MRP发明之初就存在了。再仔细分析,就能知道,当初采用的是确定性思维,即“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任务”
知道问题在哪里了,唯一的出路就是转而采取“不确定性思维”。原来采用确定性思维,就发展出现在的BOM--MRP--ERP。须知这已经就够麻烦了。如果采用不确定思维,首先就是数学模型远比确定性思维的那个模型麻烦。也就是说,大概现在的软件要改动三分之一到一半,还得说你弄出严谨合理的数学算法。
好,假定数学算法、软件修改等都做到位了。是不是就行了呢?还不行
还有哪里不行呢?基础数据。现在我们采用不确定思维,简单说就是差点也行,也凑合。可是如果生产-供应链全部环节上全部都允许差点也行,凑合着干,那就彻底完蛋了。所有环节都不准,哪个系统能处理呢?没有!
所以,能弄准的必须准。也就是时间弄不准是没办法的事情,可是数量是弄得准的事情。即,数量必须准(指有几个零件,有几个工作中心等)
问题是数量弄准,办得到吗?
坐在办公室,不做技术工作的,可能会说,这不是小菜一碟吗。错,靠手工,靠现有主流的模式,准,是难于上青天的事
最后,说ERP管理企业生产,是骗子。半是实情,半是偏激
须知,要想计算机管理系统流畅的运行起来,不光要花钱,还要付出巨大的辛苦。可是哪家企业又付出过这样打艰苦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