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化指标很难去分析 这个对ERP顾问来说的确太难了
去年没上ERP盈利100W今年上了ERP盈利101W!
并不能说上了ERP我们企业较上一年盈利状况提升1%。对比货币时间价值这还是在亏损。
同时还要去考虑同行业对比和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分析,上游原材料过去与现在的供货变动的对比与产成品过去与现在市场竞争力的对比和需求变化。
有时候上了ERP了你的单位成本降下去了可能是原材料供货成本降低了,有时候成本涨上去了不一定是管理出现问题可能是流通成本增加了(运输成本)。
今年产能上升了可能是你的营销策略有效了、可能是你的同行业其他企业产能或市场认可度在下降或者是由于生产工艺的上升导致产成品受到市场的拥戴,并不一定是上了ERP体现出来的效益。
很多ERP厂商或者实施方经常鼓吹上了ERP什么什么率提高多少个百分点,什么什么率下降多少个百分点,甚至有一些我这个勉强混到CPA执业证书自认为财管高分取证的人,听都没有听过的什么什么率多少个百分点都出来了。
我也很想明白这些具体指标他们是怎么算出来的,我也真的很想学,有财务基础的都知道财管书上很多题,包括CPA往往最后一句都会加上一个“不考虑通货膨胀”、“不考虑XXXX”。可是那都是做题,并非企业管理,如果做题和企业财务分析一样那么全中国有近20W顶级财务分析师,数百万上千万财务分析员。中国有多少企业?
如果真的要算出客观真实的指标那么就必须一个注册会计师团队将财务数据进行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