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 ERP实施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最初由 charliecai 发布
[B]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普遍存在着80/20效率法则(the 80/20 principle),又称为帕累托法则,即指,20%的事态成因,可以导致80%的事态结果。
在ERP的实施的过程中,是否也存在这个80/20效率法则呢?答案是肯定的。即表现在企业消耗20%的精力就可以完成80%左右的基本需求,但却需要花费80%的精力去实现那20%的功能。
企业真的需要这20%的功能么?采用变通的方法去实施ERP项目效果如何?为什么企业需要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去实现那20%的功能呢?
一般商品化ERP软件公司乐于向客户提供了相对标准化的软件模块,企业在选择一些标准化模块进行ERP项目实施时,可以很快地实现基本应用的需求。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众多ERP公司向客户推荐产品的时候会经常提及我们可以满足贵公司70%到80%的需求。但是,当企业对标准化模块进行深入应用时,将会发现有很多软件当中不具有,但可能在本行业中或本企业当中非常需要的功能(我们一般称之为“个性化需求”)是真正制约企业ERP运作的瓶颈。采用变通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保证ERP项目可以运作下去,避免二次开发,以节约成本。但这样做,实际上件整个项目置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一些关键的问题解决不了,或者不彻底,反而加大了用户的工作量。在决定这样做的时候大家可能都同意了,但时间一长,整个项目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所以去解决这样的需求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解决这样的需求,企业往往需要投入远远大于原来的精力及成本去解决这些“个性化需求”。他们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与ERP公司交涉来要求针对这些“个性化需求”的需求进行开发,而这对于提供标准化模块的软件公司来说是个相当大的挑战,因为软件公司需要面对来自各种行业不同公司的个性需求,如果这些需求可以被“标准化”,那么可以在下一个标准化版本中进行发布,企业需求可以等到满足,当然对于企业而言,代价同样是巨大的。等待公用标准版本的发布是个漫长的过程,这往往过严重影响ERP项目的实施进度。但如果某个客户的需求不会被更多的客户所需要,那这可个需求很可能是“不被授受的”,因为软件公司如果接受这样的需求进行开发的话,会面对需要管理众多公司的不同需求的版本的压力,同样这众多的版本会给软件升级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软件供应商的态度我们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企业为了解决这样的需求可能会转向第三方开发商进行个性化开发,而个性化开发又会对软件带来不稳定因素,是企业不愿意看到的。同时这种情况投入也相对比较大。
是不是直接采用为企业量身定制的ERP系统、全面达到企业的需求是完美的解决方案呢?答案也是否定的。目前这种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已经逐渐被行业所淘汰。定制化的ERP产品多数情况下集成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相对较差,很难适应企业不断变化的业务需要。而且,定制开发的供应商的产品更多依赖于其主要项目经理,如果该项目经理不在该公司,该产品的可维护性会大大打折。 [/B]
没有一个产品是万能的。上述问题为什么没有人正面回应呢?或则说为什么大多数厂商回避这些问题呢?
因为传统架构下的系统没有办法解决。ADONIX不是万能的,但是ADONIX很好的解决了中小企业实施ERP的这些困惑。ADONIX作为套装的商品化软件,其价格居于市场同类软件的平均水平。用20%的成本解决了80%的企业需求,在这方面,ADONIX和其他软件处于同等的竞争水平。但更重要的是,ADONIX独有的开发平台,大大降低了二次开发的边际成本。而这部分成本往往才是ERP实施中的大部分,却又在企业选择软件时被忽略了。或者说,被ERP厂商有意回避了。
ADONIX提供了标准程序和客户化程序分离的开发环境。在传统软件里,二次开发意味着打开标准程序的整段代码,进行修改和调试。这个过程成本非常高,程序员必须读懂整段代码,调试过程也非常复杂。而且,修改后的程序成为独立的版本,不能再进行标准产品的升级,否则,相应的客户化就会失效。在ADONIX的标准程序里,预留了很多录入点(Entry Point),程序员可以使用已有的录入点或向总部要求新的录入点。在标准程序的适当位置提供了录入点,程序员可以用这个录入点写一段独立于标准程序的客户化程序,来改变原有标准程序的运行规则。这样,代码量大大减少,调试也非常方便。二次开发的成本自然就大大降低。一般的来讲,相同的二次开发,ADONIX能够降成本降低到传统ERP软件的1/4-1/3。而且ADONIX的录入点技术保证客户化程序是独立的,受保护的,有利于以后的升级。包括新加字段,数据表,屏幕,程序都受到了有效的保护。
除了SAP ABAP4,Oracle Developer, ADONIX 4GL,这些一流的软件供应商拥有自有的开发平台和语言,大多数软件都使用第三方的开发工具。90年代中期,很多软件供应商因为无法适应DOS向Windows的转换,或者被淘汰,或者用很大的成本重新编写程序。这一时期,他们选用VB,Power Builder, Delphi等工具完全重写程序。为了及时推出新版本占领市场,功能上会从原有版本有所退化,而且很多新的BUG也出现了。现在这样的事情实际上又在重演,为了适应WEB的需要,很多软件供应商又在选用J2EE, .NET等开发工具重写他们的产品。可以预见,他们的新产品功能很难超越旧的版本。为了市场的需要,他们不得不这么做,但是J2EE或者.NET又能维持多久呢?ADONIX在几次技术革新中立于不败,因为在应用层ADONIX无需作任何更改,可以继续按照既定的路线进行完善。ADONIX只是修改了Runtime来适应UNIX,LINUX,WINDOWS 或WEB的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