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根据自己的投入做了个规划(借鉴前面的东西)
1、第一期工程(10个月)
业务流程数字化。计划投入500万元。
(1)完成信息中心机房及主干网络的升级改造,健全防雷设施。(150万)
(2)购买2台品牌小型机和2台同类品牌核心交换机,配置相关的网络设备及PC机,建立具备双机热备并行的硬件支撑环境。建立SAN存储区域网络,建立硬件设备冗余、线路冗余,数据在线备份及离线备份。(250万)
(3)更新和建立目前我院运行的除财务、人事等专用软件以外的涉及临床诊疗信息、费用管理及检验系统等多个软件模块(HIS、LIS),搭建基础信息平台。(100万)
第一期工程应包括以下系统:
① 临床诊疗系统
② 药品管理部分
③ 经济管理部分
④ 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部分
⑤办公自动化和院长查询系统
3、第二期工程(7个月)
影像无胶片化,即医疗影像资料及查阅可在网上传递(PACS),进一步完善临床诊疗及综合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远程医疗。计划投入200万元。(由于资金问题不能是FULL PACS,只能是覆盖重点科室的PACS,包括两台PC服务器及相关存储设备)
(1)建设PACS服务器及千兆网系统,影像资料采集、处理、存贮及传输数字化,实现医生工作站调阅影像资料。
(2)建立远程医疗子系统,实现远程教学及电视会议、远程会诊及手术、网上查询及求助、网上挂号及预约。
(3)建立急诊管理系统。
(4)引入临床药学管理及审计、合同管理。
第三期工程共3个软件子系统:
临床诊疗
1)医学影像子系统(PACS/RIS)
2)临床药学管理子系统
3)远程医疗子系统
2、第三期工程(7个月)
实现全院电子病历,建立涵盖医院各基本单元的全成本核算系统。计划投入100万元。(包括两台PC服务器和相关存储设备)
(1)实现大部分医疗业务及职能科室管理数字化。
(2)完成与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要求相适应的电子病历系统。
(3)开发实施具有我院特色的以科室、医疗组、个人为基本单位的全成本核算系统。
(4)移动医疗平台(手机挂号和预约、查询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