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5分

[精华] 一个关于周转率和周转周期的案例分析,想听听大家的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31#
发表于 2005-12-15 08:58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在车厂搞备件,关于类似于国标似的核算方法还没听说过,不知道有哪位XDJM有这方面的资料,不妨上来共享一下.

就我所在的厂而言,整个备件库存资金的周转和运作效率仍只参考真正的出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准确的了解真正的周转率,而对各分库则只管各自的出入库,不管他的出库是出给分库还是维修站都算其出库,至于返库的是需要严格审批的,除特殊情况外,返库是要考核各自分库的业绩的,因为返库会带来物流费用的无效使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32#
发表于 2005-12-15 09:10 | 只看该作者
另外想问一下,你们分库和维修站的品种和数量是由分库或维修站 的负责人来做,还是由你们总库统一配备呢?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2
授权会员
日期:2005-11-22 18:28:26ITPUB新首页上线纪念徽章
日期:2007-10-20 08:38:44
3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5 09:2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拓波 发布
[B]另外想问一下,你们分库和维修站的品种和数量是由分库或维修站 的负责人来做,还是由你们总库统一配备呢? [/B]

呵呵,此公司非我所在公司。
曾因为业务关系非常了解他们的运作
目前分库需求由总库统一配备;
维修站需求由维修站自提,总部进行宏观调控,但是对维修站的备件利用率和存货周期有考核。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34#
发表于 2005-12-15 13:35 | 只看该作者
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由于备件的需求情况比较特别,不像一般产品这么稳定,而且量比较少。让备件在各分库之间流动可以减少库存,但是同时会增加运输成本。可否分享一下你的经验,如何在这两者之间达到比较好的平衡?
最初由 拓波 发布
[B]我也是在车厂搞备件,关于类似于国标似的核算方法还没听说过,不知道有哪位XDJM有这方面的资料,不妨上来共享一下.

就我所在的厂而言,整个备件库存资金的周转和运作效率仍只参考真正的出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准确的了解真正的周转率,而对各分库则只管各自的出入库,不管他的出库是出给分库还是维修站都算其出库,至于返库的是需要严格审批的,除特殊情况外,返库是要考核各自分库的业绩的,因为返库会带来物流费用的无效使用. [/B]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35#
发表于 2005-12-15 20:39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没有必要考虑第二种情况,既然是对整个备件库存做评估,那么自然把链条上的所有节点视为一体,就像一个黑匣子,里面怎么操作不需要去理会的,所有的节点合在一起就好像一个大仓库,备件的移动只不过是从一个货位移到另一个货位上而已。如果只是对某个节点做评估自然是很简单的。另外,这个数据我下不下来啊,从描述的几个数据来看,我不知道为什么维修站终端销售的备件和节点之间的备件流动数量相差这么多,不再一个数量级上啊,本身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备件的流动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销售么!由此而看,该网络结构要么层级太多,要么计划无序。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2
授权会员
日期:2005-11-22 18:28:26ITPUB新首页上线纪念徽章
日期:2007-10-20 08:38:44
3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6 09:1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大猷 发布
[B]个人认为没有必要考虑第二种情况,既然是对整个备件库存做评估,那么自然把链条上的所有节点视为一体,就像一个黑匣子,里面怎么操作不需要去理会的,所有的节点合在一起就好像一个大仓库,备件的移动只不过是从一个货位移到另一个货位上而已。如果只是对某个节点做评估自然是很简单的。另外,这个数据我下不下来啊,从描述的几个数据来看,我不知道为什么维修站终端销售的备件和节点之间的备件流动数量相差这么多,不再一个数量级上啊,本身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备件的流动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销售么!由此而看,该网络结构要么层级太多,要么计划无序。 [/B]

呵呵,此数据不是实际运作的真实数据,我只是根据该公司运作的模式虚拟的数据,主要是想和大家分享这方面工作的管理思路及通用标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37#
发表于 2005-12-16 13:4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问题其实并不复杂,衡量的标准也有Inventory turns, Inventory Intensity, CSL等。但是楼主应该给大家明确你想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如果以整个配送系统为研究对象,需求就是指来自系统外部的订单,消耗,称为Independent Demand。而并不考虑系统内部如分库之间,总库-分库之间的需求(Dependent Demand)。如果以单个仓库为研究对象,那无论来自维修消耗,客户订单,仓库间库存的调配都该列为Independent Demand。
配件最终还是用于维修消耗的,从总库采购到最后各分库消耗,总能找出一条物流成本最低的路径。这样就可以规定所有分库需要备件时都按照这条路线向上级仓库拿货,只有在特殊情况,如上级仓库无法满足需求,或备件的Inventory turns很小的时候才允许使用其它的路径。
最初由 5分 发布
[B]
呵呵,此数据不是实际运作的真实数据,我只是根据该公司运作的模式虚拟的数据,主要是想和大家分享这方面工作的管理思路及通用标准. [/B]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38#
发表于 2005-12-16 18:22 | 只看该作者
赞同上面的观点,对总个而言应只考虑实际发生的额,内部调 拨不应含 在里面,否则数据会是虚假的.

另外对于gzchang提到的问题,个人认为分库之间的流动不会减少库存,相反会增加库存,因为库与库之间的流动会形成一个内部库存在途,在途时的这部分库存无法销售.

5 分提到的这个案例确实是库房分级太多,分级越多,库存增加额度会越大.

另外我认为分库建立的最大目的不仅是为了销售,而应该是针对备件的供应及时性,及缩小客户订单发出到备件到客户手中的时间,这样能大大提高备件客服满足率,这对品牌的建立是有很大帮助的,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帮助了整车销售.所以虽然这样做会增加运输成本和库存,但仍是要做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2
授权会员
日期:2005-11-22 18:28:26ITPUB新首页上线纪念徽章
日期:2007-10-20 08:38:44
39#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6 18:4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拓波 发布
[B]赞同上面的观点,对总个而言应只考虑实际发生的额,内部调 拨不应含 在里面,否则数据会是虚假的.

另外对于gzchang提到的问题,个人认为分库之间的流动不会减少库存,相反会增加库存,因为库与库之间的流动会形成一个内部库存在途,在途时的这部分库存无法销售.

5 分提到的这个案例确实是库房分级太多,分级越多,库存增加额度会越大.

另外我认为分库建立的最大目的不仅是为了销售,而应该是针对备件的供应及时性,及缩小客户订单发出到备件到客户手中的时间,这样能大大提高备件客服满足率,这对品牌的建立是有很大帮助的,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帮助了整车销售.所以虽然这样做会增加运输成本和库存,但仍是要做的. [/B]

认同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40#
发表于 2005-12-19 13:54 | 只看该作者
库存在分库的流动的确有利有弊,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允许库存从过多的分库流动到短缺的分库,有利于使整个系统的库存结构变得更加合理,从而减少每个SKU在各分库的库存。不过会增加运输成本。
考虑到这是维修备件,和运输时间相比,备件在仓库中呆的时间要长得多,所以我在上文中鼓励库存在分库间流动。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其他因素需要考虑,如库存的价值和运费的比较,仓库的收发能力,还要防止分库人员为了提高库存周转率在各分库间做无意义的运输。


最初由 拓波 发布
[B]赞同上面的观点,对总个而言应只考虑实际发生的额,内部调 拨不应含 在里面,否则数据会是虚假的.

另外对于gzchang提到的问题,个人认为分库之间的流动不会减少库存,相反会增加库存,因为库与库之间的流动会形成一个内部库存在途,在途时的这部分库存无法销售.

5 分提到的这个案例确实是库房分级太多,分级越多,库存增加额度会越大.

另外我认为分库建立的最大目的不仅是为了销售,而应该是针对备件的供应及时性,及缩小客户订单发出到备件到客户手中的时间,这样能大大提高备件客服满足率,这对品牌的建立是有很大帮助的,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帮助了整车销售.所以虽然这样做会增加运输成本和库存,但仍是要做的. [/B]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TOP技术积分榜 社区积分榜 徽章 团队 统计 知识索引树 积分竞拍 文本模式 帮助
  ITPUB首页 | ITPUB论坛 | 数据库技术 | 企业信息化 | 开发技术 | 微软技术 |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 | IBM技术园地 | 行业纵向讨论 | IT招聘 | IT文档
  ChinaUnix | ChinaUnix博客 | ChinaUnix论坛
CopyRight 1999-2011 itpub.net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未成年人举报专区 
京ICP备16024965号-8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151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4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