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 我是做电子影像化管理软件的,我认为我们的电子影像病案管理系统能够为医院的病案管理带来很多方便,简述如下;
病案是病人在医院诊断、治疗全过程的原始记录,它包含有首页病程记录、检查与检验结果、医嘱、手术、护理记录等。它服务于医疗、教学、科研、保险、咨询、法律等各个领域。病案内容来自于临床医疗实践,具体、真实、及时、可靠的病案,是教学工作的活教材;一份优秀的病案不仅是宝贵的医疗文件,也是难以从书本上找到的宝贵教学材料,对培养医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病案的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大部分医院由于采用传统的纸张卡片式的病案管理方式,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下,它的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如何安全、有效地管理这些日益庞大的病案资料并能满足快速查询的需求?建立一套完整的、自动化的、扩展性强的病案管理信息系统已势在必行。
医院病案影像管理系统是我们针对医院系统目前在病案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难点与问题,严格遵循医院病案管理规范和业务流程而开发完成的。
该系统采用先进的电子影像技术、海量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医院的病案电子化管理,成功地解决了上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通过高速文档扫描仪和批量扫描软件将纸张文档转换成电子影像,并存储在磁盘阵列、光盘库等设备上,再根据一定的归档机制建立病案的索引,形成一个方便利用、可靠而又完整的电子病案库。医生、护士等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院内网络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或我们的WEB查询系统对病案进行查询利用。采用磁盘阵列、光盘库等海量存储技术,原纸张病案可以塑封起来集中保管,不必采用柜橱保存方式,避免了病案受潮、虫蛀情况的发生,从而大大减少了病案的占用面积,降低了病案对环境的要求,节省大量库房管理成本。病案的查询和利用完全基于病案的电子影像,用户通过计算机可以从电子病案库中智能地检索到某一个病人的病案信息,并且可以多人同时访问相同的人员的病案,顺利地解决了病案查询速度、资源共享、人为毁损病案原件等问题,病案查询的Intranet/Internet应用更将病案的管理和利用扩展到无限的空间。该系统调阅快捷、处理灵活。
网络结构
如上图所示,医院的病案网络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海量存储和服务器,病案扫描加工及病案查询利用。
第1部分,病案数据加工,该部分由多台扫描工作站、扫描仪,多台影像处理工作站,多台索引工作站,多台质量检查工作站及一台管理工作站组成,纸质病案经过多道加工工序后形成高质量的电子病案存入海量存储设备中。
第2部分,海量存储和服务器,该部分由磁盘阵列,一台服务器,磁带库组成,为整个系统提供海量存储、备份等系统服务。
第3部分,病案查询利用,该部分由各个医护人员的查询工作站及WEB查询系统或医院信息系统组成。
系统组成
医院影像管理系统分为四个部分,病案扫描加工管理、病案查询、日常工作管理及其他业务系统接口。
病案扫描加工管理,该部分的功能是将纸张文档通过高速扫描仪和专用批量扫描软件转换为电子影像,压缩存储到海量存储设备,并建立规范、有效的病案索引,形成有效、高质量的电子病案库。该部分包括六个子模块,分别为批量扫描、影像整理、病案标引、质量检查、数据备份、工作人员管理,各个子模块形成一个有效、闭环式的流水线加工流程。
病案查询,该部分的功能是对院内各个医护人员提供电子病案的查询利用,包括一个WEB查询系统。
日常工作管理,该部分的功能是对病案日常工作的一些管理。该部分包括三个子模块,分别为系统管理与维护、病案情况统计、利用情况统计。
其他业务系统接口,该部分的功能是实现本系统跟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进行关联的接口程序。
系统结构
系统特点
1.严格遵循医院的病案管理规范和业务流程
2.采用闭环式流水线加工的模式,有专门的质检员,对各个工序的质量进行监督,并采用了专用的影像整理软件,保证电子影像及病案索引的高质量。
3.扫描软件采用标准的接口(如TWAIN,ISIS),支持各类扫描仪,采用标准的TIFF图像存储格式,标准的图像压缩方法,分辨率为200DPI以上,每页黑白图像占用大小为20K左右。
4.支持黑白、灰度、彩色显示,有照片和盖章的区域用灰度显示。
5.采用多页压缩存储格式,每卷病案作为一个图像文件,能将任意多页的黑白、灰度或彩色图像压缩到一个图像文件中;图像文件存储于文件服务器上,同时把病案索引信息存入数据库。
6.实现多重索引,能按病案登记的基本事项进行检索查询,以及对病案类别,病人姓名,入出院日期及文件目录进行快速查询。
7.可以通过WEB浏览器和桌面程序两种方式进行查询。
8.可将查询模块嵌入医院信息系统,实现医院信息系统在线调阅相关病人的电子病案。
9.提供的业务接口程序采用ActiveX控件技术,并能方便地嵌入到Web页面中。
10.有完善的系统安全解决方案和数据存储方案,具备数据库、图像文件的备份和恢复功能。
11.系统采用三层的体系结构,利用成熟的应用服务器和中间件进行开发,大量采用Web技术。
12.用RAID5级的磁盘阵列系统进行数据的存储以及磁带库的常规备份方法,从硬件级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病案扫描加工流程
扫描加工的过程就是将病案资料从纸质文档转换为电子影像并建立索引的过程,从工作流程的角度看,扫描加工流程分为七个步骤,分别为病案整理、批量扫描、影像整理、病案标引、质量检查、重新装订病案、数据备份,这几个步骤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的流水线加工流程,如下图所示:
1.病案整理
病案整理是扫描工序的预备工序,其目的是按照要求整理病案材料,主要工作为:
① 将重新组卷的病案资料按归档要求进行整理和修补
② 重新编制页号
③ 根据病案的内容编制详细的文件目录
④ 填写病案号,病人姓名
⑤ 确认无误后,分类整理,为病案扫描做好准备
2.批量扫描
扫描员将整理好的病案资料通过高速扫描仪和专用批量扫描软件录入存储为高质量的电子影像文件,并自动压缩存入服务器。该步一般不要求页号的顺序,但是必须保证图像质量清晰,跟原件基本一致,并且要保证扫描速度。
3.影像整理
对扫描录入后的电子影像文件进行整理,形成高质量的电子影像。影像整理员对病案的电子影像文件进行修正,比如去黑边、剪裁、去杂点、纠偏、文字加深/变浅、删除重复页等等,并且对电子影像文件进行页序编排,要求和原病案的页序相同(扫描时不要求页序)。如果影像整理员在工作中发现影像文件的质量实在太差,就必须将它打回到上一工序,让扫描员重新扫描。
4.病案标引
为病案建立索引,以便为病案的查询提供良好的检索机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病案标引员根据原件的内容录入相应的分类和索引,如:病人姓名、住院日期、出院日期等。 严格审核图象质量,如果发现图像缺页或模糊不清,可以返工至上一工序重新处理。 根据规定设定页面的保密级别,设置病案的卷内文件目录及保密级别。
5.质量检查
质量检查是一个模拟查询的过程,用来综合检查扫描、影像整理、病案索引的加工质量。通过质量检查程序,可以具体核对病案的病人姓名、住院日期、出院日期、页序,保密级别以及卷内文件目录项设置是否正确无误,图象质量是否清晰、是否保持病案原貌。对于不合质量要求的病案必须进行更正或返工重新扫描,质量合格的病案,由质检员签字后才可以重新装订。
6.重新装订
将质检完毕的病案,根据病案原件的页序、装订要求重新装订病案,并经过检查后归还病案库房保存。
7.数据备份
管理员使用光盘备份软件定期完成,光盘备份的目的是将存储在网络服务器的图像数据转移到可读写光盘(MO/CD-R)上,以作长期备份,保证数据的绝对安全。
请大家多批评!
理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