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你们说的MR情况〉〉我有些想法不吐不快(我只谈入厂物流的情况)〉〉
因为不了解情况〉〉说的不一定正确〉〉望多指教〉〉
我的意见是〉〉如果就事论事的谈运输〉〉你们MR的问题恐怕就很难解决〉〉我的意见有两条〉〉
1、结合仓储来考虑这个问题〉〉所谓零库存就只是一个概念而已〉〉哪里有可能实现完全没有库存的〉〉SGM所谓的零库存就只是一个系统上的概念〉〉流水线还是有缓冲库存区的〉〉现在正在操作的零库存其实就是指拼命压车来保证流水线的正常运转〉〉是增加运输成本来减少仓储成本〉〉这样的方式〉〉至少本人认为还是有失偏颇的〉〉
我的建议是〉〉如果可以〉〉各位可以考虑一下在适当的地方增加仓储量〉〉打个比方〉〉如果原来一家供应商每天是25%车的量〉〉从发单出发到结束整个时间是2个小时〉〉那么是不是说主机厂所需仓储量至少要能覆盖这2个小时〉〉(我们是这么测算的、设计上是一车接一车、多频次高装载率、每次一车、物料的量是消耗多少就发单补充多少、滞后填补)
而换一种情况〉〉要保证车辆的负载〉〉你现在要跑四家供应商〉〉以达到满载〉〉那么整个运作时间增加〉〉就算是增加到8个小时〉〉那么就是说主机厂的仓储量至少能覆盖这8个小时〉〉但是原来需要4车次〉〉现在只需要1车次〉〉
仓储(2小时+1小时安全余量)+运输(4车次)或者仓储(8小时+1小时安全余量)+运输(1车次)〉〉测算一下哪个成本低〉〉其实关键还是在于要实现仓储和运输的最佳平衡点〉〉
2、如果供应商(取货点)集中位于一个地方〉〉例如某家主机厂在上海地区有很多的供应商〉〉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在上海设置一个中转性质的集散中心(这种理念不新鲜了)〉〉将所有这个地区的物料集中发运(海运、火车什么都可以)〉〉是否会比各个供应商单独发运成本更合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