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家住海淀 于 2015-3-31 10:59 编辑
1. 大数据可以让我们知道这个政策影响力有多大? Ps:首先要搞清楚这里的大数据是那些数据,如果仅仅是房子的数据很显然是无法知道政策影响力和价格走势的,众所周知决定价格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有效需求和购买力,以及可实际供应的房子的数量,并且有周期供应的数据,建立有效的数据模型,而且要不断地修正才可以高阶的预测政策的覆盖面,具体影响人群的范围,从而预测出房价的走势。 决定房价的关键输入要素前面已经总结了三个方面,即有效需求,实际够卖力和有效房产的供应。 细分其中每个又是一个独立又相关的课题: 1) 有效需求方面,决定需求的因素很多,基本的刚性功能性需求,改善性需求,还有投机性的投资需求,购房者或者潜在购房者对自己未来收入的预期,信贷政策与支持,贷款利率都是输入因素,购买力和通货膨胀(内部和外部输入)有直接关系,房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是完全不同的行业,其是一个细分的金融行业!所以必须还要看国家的货币政策,从现在看中国的货币还出于一个膨胀阶段(前几年是炒发M2,造成流动性泛滥),这些都是影响需求的关键要素;结合现在全国的房地产信息系统的房产持有情况,是可以支持建议阶段性模型的; 2) 关于实际购买力来说,这个在中国确实有难度来评估,中国公民的收入来源多一些,但是主要输入来自工薪收入,而税收压力又偏重,货币层面通胀是长期趋势,货币的超发预计会继续,只是手段更隐蔽一些,外储的增加也是推动力,从这个角度来说,需要通过公允的购买力方面的大数据才可以提供比较客观的评估数据,这个有点难; 3) 最后是关于供应方面,中国的房子真正是过剩供应,还是不满足供应?老胡自己的看法是地理结构性失衡,部分地区供应严重过剩,而一些地方又是需求旺盛;另外一个方面,刚许和改善性需求旺盛,投机需求也旺盛,在沿海的发达城市尤其如此,比较扯的是我们的现在的税收政策竟然是一刀切,不真正遏制那些投机需求,而是惩罚刚性基础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不区分场景,缺乏思路和标准,政策野蛮又落后,控制不住房价,也满足不了需求,这个方面,我不乐观他们能有有效真实的数据。 总结:大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做到决策分析的作用,但是目前部分数据缺乏,包括模型和真实有效数据,其真实指导作用要打折。 2.大数据可以让我们知道近期尤其是近两年内的房价变幻几何么? Ps:这个问题在上一个问题的答案中已经做了一定的解释,补充几点,未来的房价很重要的看有效需求、购买力和信贷、房产供应外,还有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政策因素,包括房贷政 策、利率、中国经济发展情况、货币供应和土地的供应。 从宏观上分析,老胡的判断是未来房价还要继续上涨,如同经济发展必然带来通货膨胀一样,这是一个正相关趋势,各种需求非常旺盛,只要首付没有问题,我建议pubers在一线城市购入房子,不管大还是小,能置办的就要置办,通胀社会没有比房产更抵消作用强的了,另外一个观点差不多两年前老胡就说了,要充分的负债,才能更好的抵抗通胀,实现个人财富的保值和增值。 3、如果要做这个分析,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Ps:个人看法,首先要狠抓有效数据的标准的制订、数据的采集、梳理,建立有效的机制和数学模型,配备组织架构,长期运转,短期的数据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其次是不断的修正模型,完善评估的输入和权重及耦合度分析,提高准确性;最后就是建立政策研究机构,预测未来政策趋势和方向,建立周期性的分析机制,离开政策分析,其前瞻性分析的结果就大打折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