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ooric

[每周一议] ERP之成本差异会计核算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44
紫蛋头
日期:2012-04-16 11:05:482014年新春福章
日期:2014-02-18 16:41:11最佳人气徽章
日期:2013-03-19 17:24:252013年新春福章
日期:2013-02-25 14:51:24奥运会纪念徽章:篮球
日期:2012-11-05 16:49:01ITPUB 11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2-10-09 18:06:20ITPUB 11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2-09-28 17:34:42奥运会纪念徽章:击剑
日期:2012-07-27 14:58:55奥运会纪念徽章:足球
日期:2012-07-17 18:08:09奥运会纪念徽章:帆船
日期:2012-07-10 09:43:29
61#
发表于 2012-4-27 1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9

想不到这话题讨论得这么热烈,一开始以为曲高和寡呢。。。

看来还是很多人喜欢参与这种专业性问题的讨论的,务虚的反而不多,好趋势啊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5
ITPUB元老
日期:2005-04-13 09:47:24管理团队成员
日期:2013-06-05 17:37:00ITPUB年度最佳版主
日期:2013-01-30 17:30:25版主6段
日期:2012-08-09 02:21:03ITPUB官方微博粉丝徽章
日期:2011-06-28 19:45:36ITPUB年度最佳版主
日期:2011-04-08 18:37:09BLOG月度发帖之星
日期:2010-05-01 02:15:42ITPUB北京九华山庄2008年会纪念徽章
日期:2008-01-21 16:50:24ITPUB新首页上线纪念徽章
日期:2007-10-20 08:38:44会员2007贡献徽章
日期:2007-09-26 18:42:10
62#
发表于 2012-4-27 14:55 | 只看该作者
yimu 发表于 2012-4-27 13:10
差异分析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接受的。

到N多民营企业走一圈儿,会发现要的是基于财务报告、财务管理目的的成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63#
发表于 2012-4-27 1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9

用物料分类账呢,将差异分摊到物料的价格上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4
奥运会纪念徽章:击剑
日期:2008-10-24 13:24:302014年新春福章
日期:2014-02-18 16:43:09鲜花蛋
日期:2012-06-28 10:17:59双黄蛋
日期:2012-05-22 10:36:24双黄蛋
日期:2012-05-08 10:03:34复活蛋
日期:2012-03-15 16:15:06迷宫蛋
日期:2012-02-13 10:02:57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07 09:59:35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1-04 11:53:54ITPUB9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0-10-08 09:31:22
64#
发表于 2012-4-27 16: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hiong2000 于 2012-4-27 17:17 编辑
trigger_lau 发表于 2012-4-26 21:49
标准成本是配合物料分类账使用的,到时可以做成本还原和细化分析。


恩,这个我知道。不过实际中,是看用户的业务了。我举例子的那个企业,确实是个特例,做了这么多项目,就这一个这样的。呵呵,不过一般来说,还是推荐根据业务去选择相关的实现方式,恨那种随意就敢修改用户业务流程的实施方式。

刚看完所有后面的帖子,呵呵。我举例子说一下刚才的那个成本差异多大吧,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比,在当时的2年内每月波动基本都超过50%,所以没有标准价没办法使用。正如前面的一位兄弟说的:

实际上我所用的系统使用的是物料实际批次成本,结合标准成本法。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对比,监控到系统是否正常运作。目前主要会分析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差异超过10%的交易。目标当然是差异尽量小的好。


这家企业,一直用的就是物料实际批次成本,结合标准成本法,不过这个标准成本的分析,主要是做了一个虚拟的在制品BOM层次,剔除了刚说的那几个价格波动过大的物料,这样来进行相关的业务分析。
另:好久不见,猛一下发现你回复了这么多啊,O(∩_∩)O~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5
ITPUB元老
日期:2005-04-13 09:47:24管理团队成员
日期:2013-06-05 17:37:00ITPUB年度最佳版主
日期:2013-01-30 17:30:25版主6段
日期:2012-08-09 02:21:03ITPUB官方微博粉丝徽章
日期:2011-06-28 19:45:36ITPUB年度最佳版主
日期:2011-04-08 18:37:09BLOG月度发帖之星
日期:2010-05-01 02:15:42ITPUB北京九华山庄2008年会纪念徽章
日期:2008-01-21 16:50:24ITPUB新首页上线纪念徽章
日期:2007-10-20 08:38:44会员2007贡献徽章
日期:2007-09-26 18:42:10
65#
发表于 2012-4-27 19:22 | 只看该作者
chiong2000 发表于 2012-4-27 16:54
恩,这个我知道。不过实际中,是看用户的业务了。我举例子的那个企业,确实是个特例,做了这么多项目, ...

如果一个企业说审批的东西要在系统中规范,领导又经常不上系统和上不了系统,然后又不许绕过领导,然后让给解决办法,这种问题如果碰到了还在那里想着不改变企业的流程,基本很难做下去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51
红宝石
日期:2008-04-07 10:50:53红宝石
日期:2009-06-19 14:48:44紫水晶
日期:2009-07-15 16:00:02紫水晶
日期:2008-04-07 10:51:00海蓝宝石
日期:2008-04-07 10:51:08海蓝宝石
日期:2009-06-09 16:16:18祖母绿
日期:2009-06-26 16:00:09祖母绿
日期:2008-04-07 10:51:14萤石
日期:2008-04-07 10:51:22萤石
日期:2009-06-09 16:38:25
66#
发表于 2012-4-27 1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9

这回的帖子都没法看了,就这认识还争论的那么热闹,实在无语,还都是所谓的ERP资深人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51
红宝石
日期:2008-04-07 10:50:53红宝石
日期:2009-06-19 14:48:44紫水晶
日期:2009-07-15 16:00:02紫水晶
日期:2008-04-07 10:51:00海蓝宝石
日期:2008-04-07 10:51:08海蓝宝石
日期:2009-06-09 16:16:18祖母绿
日期:2009-06-26 16:00:09祖母绿
日期:2008-04-07 10:51:14萤石
日期:2008-04-07 10:51:22萤石
日期:2009-06-09 16:38:25
67#
发表于 2012-4-27 19:50 | 只看该作者
之所以就会出现你们所谓的“材料成本差异”“人工成本差异”“制费成本差异”“委外成本差异”就是因为你们使用了标准成本,

如果使用实际成本是不会出现这些所谓的差异,产品的实际成本就是按照实际发生的材料采购金额、人工工资、制造费用和委外加工费核算的

但是在中国大陆,是不允许直接使用标准成本向税务机关进行申报的,必须使用实际成本,所以,你们就出现了这些成本差异要分摊的的要求

税务部门为了防止企业少报企业所得税,所以不允许把这些差异全部结转到本期的主营业务成本中去,而是要在销售的存货和在制存货中间分摊

但是,按照标准成本制的核算方法的要求,所有的差异是要一次性全部结转到当期的主营业务成本中去的,这就是你们的矛盾所在

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很简单,直接使用实际成本制,物料如果还做标准成本的话,只是作为实际成本比较的一个参考数据,而不能作为实际税务申报的根据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51
红宝石
日期:2008-04-07 10:50:53红宝石
日期:2009-06-19 14:48:44紫水晶
日期:2009-07-15 16:00:02紫水晶
日期:2008-04-07 10:51:00海蓝宝石
日期:2008-04-07 10:51:08海蓝宝石
日期:2009-06-09 16:16:18祖母绿
日期:2009-06-26 16:00:09祖母绿
日期:2008-04-07 10:51:14萤石
日期:2008-04-07 10:51:22萤石
日期:2009-06-09 16:38:25
68#
发表于 2012-4-27 20:06 | 只看该作者
在说下标准成本制,这个从西方国家传入,跟西方的企业管理制度有很大关系

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制度下的企业,要求企业都事先设置预算,标准成本之类的目标值

然后等企业实际运作的时候,如果跟目标值不一致,都会得出成本差异,并进行差异分析和改善

这种标准成本制强调的是预先设置一个目标,然后对于跟目标不一致的地方进行分析和改善,有其管理的先进性

但是,这种成本制也有很大的缺陷,尤其是现在物料采购价格波动非常大,这种状况下的标准成本就显得很不实用

尤其是在大陆,这种市场经济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如果允许使用标准成本制,对企业的所得税有很大影响,所以,大陆的财务制度要求必须使用实际成本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51
红宝石
日期:2008-04-07 10:50:53红宝石
日期:2009-06-19 14:48:44紫水晶
日期:2009-07-15 16:00:02紫水晶
日期:2008-04-07 10:51:00海蓝宝石
日期:2008-04-07 10:51:08海蓝宝石
日期:2009-06-09 16:16:18祖母绿
日期:2009-06-26 16:00:09祖母绿
日期:2008-04-07 10:51:14萤石
日期:2008-04-07 10:51:22萤石
日期:2009-06-09 16:38:25
69#
发表于 2012-4-27 20:15 | 只看该作者
再说下中国的实际成本制,这个更偏向于事后的成本核算,与标准成本的事前设置目标然后差异进行改善的思维不同

中国的实际成本制,这个计算的复杂程度远远大于标准成本制的核算方法,出现各种情况下如何进行实际处理要求很高

并且在实际成本制度下,存货取价的方式又分很多种:月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等

如果BOM结构是多层的话,还牵涉到实际成本是采取平行分项结转,还是逐步结转,平行分项结转便于成本分析,但实现方式比较复杂

如果是逐步结转的话,还必须进行成本还原,还原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外发加工费”,否则,无法进行真正的实际成本分析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51
红宝石
日期:2008-04-07 10:50:53红宝石
日期:2009-06-19 14:48:44紫水晶
日期:2009-07-15 16:00:02紫水晶
日期:2008-04-07 10:51:00海蓝宝石
日期:2008-04-07 10:51:08海蓝宝石
日期:2009-06-09 16:16:18祖母绿
日期:2009-06-26 16:00:09祖母绿
日期:2008-04-07 10:51:14萤石
日期:2008-04-07 10:51:22萤石
日期:2009-06-09 16:38:25
70#
发表于 2012-4-27 20:20 | 只看该作者
至于某些UF的人说的国内软件的实际成本处理方式的话,就可以直接忽略不计

就我对国内ERP的了解来看,尤其是对UF的软件的了解程度,国内很好实现实际成本的系统也凤毛麟角

UF的人都有一个死不悔改的共性:不懂死装,不装他们会被憋死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TOP技术积分榜 社区积分榜 徽章 团队 统计 知识索引树 积分竞拍 文本模式 帮助
  ITPUB首页 | ITPUB论坛 | 数据库技术 | 企业信息化 | 开发技术 | 微软技术 |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 | IBM技术园地 | 行业纵向讨论 | IT招聘 | IT文档
  ChinaUnix | ChinaUnix博客 | ChinaUnix论坛
CopyRight 1999-2011 itpub.net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未成年人举报专区 
京ICP备16024965号-8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151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4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