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咱给你来点实用的东西:
库存建模:先了解自己现有的库存,在你的表中没有这方面反应,按以下表头做建表:
物料号:物料描述:已订货未到货数量:已有计划使用数量:仓库实际数据:Freebalance 数量
当中Freebalance 数量=仓库实际数据+已订货未到货数量-已有计划使用数量
这个Freebalance 库存数就是实际与reorder point 做比较的数量,如果Free 比Reorder 低了就需要去采购,而不是等到仓库里实际的数降到哪里,这里要把需求与订货都考虑进去。
2 需求状态建模:以出库为依据,这是最真实的需求:按以下表头建表:
物料号:物料描述:出库日期:出库数量:
最好能每有一点出库都纪录一下,ERP系统就有支持,
有这么这一个表,可以在EXCEL中整理成如下表结构:
物料号:周平均出库数:周出库频次:周标准差:
有这么一个表以后根据周出库频资做ABC分析:定义你的ABC:A 类:每天使用 B 类:每周使用。C 类,极少使用。定义各自的客户满意度: A 类 98% B 类:90% C 类:75%
行了,再算再订货点: reorder point= 交货期平均需求+ Z 系数* 标准差*SQRT(交货期(周数))
这里所有的数都是已知的,这不就完成建模了吗??
这里要提醒一下的,你的基础数据使用的单位要一样,如果是周,所有的要全部是周,以后出现在段货是以周计算的,如果是每日,那就全部用每日计算。
数据的取集需要最少29周,这样数据才会接近正态分布。
行了,就这么多,再不明白我也没话说了
这样你会发现你的库存是转动的,持有量会很低,在途的库存入了库以后也会马上消耗掉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