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初由 thrips 发布
[B]首先,你这个标题过于危言耸听,一个有真实需求的市场,不可能被工具毁了.
其次,你的观点一直在天上飞,一直不落地,没有具体的有说服力的案例来补充你的观点,给人一种虚的感觉.
再次,你过于强调前端工具的作用,忽视整体的建设.
以上几点,给人的感觉就是厂商炒做.如有冒犯,还请见谅. [/B]
1.我对BI效果定义在决策分析系统上,决策是上BI项目的目的,分析是BI项目的主要功能. 分析的方式由经验法和归纳法组成,在技术上用OLAP分析和数据挖掘分析描述.而目前在这2种分析中,BI项目更多的是用OLAP分析,所以,如果OLAP工具无法支撑企业人员的OLAP分析,我觉得会让BI陷入困境. 这是本意,我前面的交流中多次提到了.
如果BI=DW+REPORT+EIS+OLAP+DATAMINER这些应用的话,从应用本身来看,OLAP的确只是一个应用.那你的说法是对的.
2,呵呵,我的案例,至少从去年9月开始,我总结出来以上思路后,在国内有5个以上的CASE是采用我的"抛砖引玉"式的方式,效果不错,由于用户授权问题,无法在网上公开,可以带你到现场,让用户的业务部门人员和IT部门人员直接告诉你.
3,我没有这个意思,我强调前端工具的原来意思,是目前前端工具的多纬设计配置功能被IT部门掌握着, 具体操作交给业务部门. 我认为这是不对,前端工具的多纬设计配置功能应该业务部门直接做,而IT部门应该做对应业务模型的数据模型.
可能我和innovate511 讨论的太激烈,而innovate511 反来复去在说我以上几点,你被他误导了,因为我就是以上几点的意思,我已经在讨论中反复解释过. 这次再做解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