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 呵呵
最初由 interstage 发布
[B]innovate511总是一付DW高手的样子,动不动世界500强用EDW,中国移动经营EDW多么高深. 如何充分按照实践大师Kimball思路来做,以前还谈inmon,现在不谈了. 因为innovate511所说的DW一直是在讲CIF的DW,从来不讲MD的DW,甚至他不把MD的DW认为是DW.这在以前的交流中,他提到过.
OK,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我个人估计innovate511就是从DW 2.0开始学习和实践,所以他的操作性很强(至少从他的自信中感觉到,希望事实如此)
但奇怪是,为什么innovate511这次只提Kimball,不提Inmon.而把Kimball定义为实践大师,让这里的BIers 感觉Inmon是架构定义者,Kimball是实践者.
其实,据我所知.Kimball也是DW架构的定义者!!
Inmon首先提出了数据仓库的定义,但Inmon最早定义数据仓库架构,Kimball先定义出DW架构,Inmon对Kimball的DW架构并不满意,但Inmon费劲力气也没能驳倒Kimball。这样Inmon没办法了,就提出DW2.0后立刻就注册了商标. 他注册了商标!!!! 这是很幽默的事情,这样Kimball所说的DW,就不是DW了.只有DW2.0中提到的才是DW.如果innovate511这里所说的DW就是Inmon所注册商标的DW 2.0, 那我无法可讲了,因为并定义住了.
但业内并没有被Inmon这个幽默的举动固定住,还是认为DW架构比较成熟并已经形成理论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Corporate Information Factory,简称CIF,代表人物是Bill Inmon。另一个是Mutildimensional Architecture,简称MD,代表人物是Ralph Kimball。 业内并把Bill Inmon注册的那个DW2.0改为CIF 2.0.
CIF 2.0主要包括集成转换层(Integrated and Transformation Layer)、操作数据存储(Operational Data Store)、数据仓库(Enterprise Data Warehouse)、数据集市(Data Mart)、探索仓库(Exploration Warehouse)等部件。
MD分为后台(Back Room)和前台(Front Room)两部分。后台主要负责数据准备工作,称为数据准备区(Staging Area),前台主要负责数据展示工作,称为数据集市(Data Mart)。而数据仓库是一个虚拟的部件,它指的是全部数据集市的集合。
innovate511看来是Bill Inmon的信教徒,就是这样混淆大众的是非,把Kimball说成实践大师,这样就把DWBI分开了,DW是 Bill Inmon的领域,BI是DW的实践,实践大师是Kimball.
呵呵,所以,当我提到BI的时候,一旦基于MD的DW就被他以EDW嘲之. CIF和MD都是DW.这是你改变不了的. [/B]
不要给我扯这些概念,我不是哪个方案的信徒,我在数据模型文档里坚决地以Kimball的思路为主,由数据模型直接面向业务模型服务,因为多数项目是中小项目,这样做最有效更快地满足客户的分析需求。如果你有兴趣,你也可以向我要文档。
我知道你很能扯,所以最近1、2天都没上来,安心写我的文档,没空和你南辕北辙。本来我敬你比我早入道2年,不过这种扯淡为很多人不齿,我该做到的礼貌已经做到了,你还是把你举的例子分析好再跟我谈什么DW吧,说那么多术语还是去骗骗新人比较合适,我在技术论坛和文档里尽量避免谈术语,即便需要,我也会注解,免得让人感觉很虚。
如果你再继续这么南辕北辙地扯淡,只能让你这个前辈更无颜在论坛和业界立足。你最好还是多去根据理论结合DW实践后再说DW哪里哪里不足,免得闹些笑话来。我是不是哪个的信徒,还是以实践结合理论的中立者,不是你长期没搞DW的人说着算,是由从事着BIDW整体项目实施的兄弟们说了算。我在技术论坛给了多少人在数据仓库方面的帮助,你不清楚,但别人可能清楚。
你可以夸夸其谈你的OLAP创新,我可以成为忠实的听众,我不会在自己不够熟悉的领域夸夸其谈成为笑柄。不过请阁下不要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随便指点别人,或者指出别人的问题,以为随便说些理论和术语就显得你在这个方面也很熟悉了。
我怀疑阁下连我的帖子都没仔细看过,就不会说这么多莫名其妙的评价。如果你想继续讨论DW,请把你自己提出来的例子搞清楚再说。我已经告诉过一些人处理这种情况的方案了,不要告诉我你还不知道。
你的例子如下:"IT部门和业务部门在交流"分析角度"的时候存在失真. 把分析角度定下来了,业务人员开始讲统计要求了,IT部门把这个统计方法变成算法,用复杂的SQL语句或者OLAP工具的计算函数,从数据从几亿上通过计算成一张只有不到1000条数据,IT部门这么辛苦出来报表了.居然业务人员对刚才的"分析角度"要求变化了,这IT部门不是要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