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瓶颈’过多外部环境较差 民营物流商痛陈七大“怪事”山东佳怡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由“夫妻店”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如今,其商业网点遍布山东全省,实现了省内市、县无空白覆盖和24小时“门到门”物流配送服务,成为当地叫响的现代物流企业。企业发展了本是件好事,可公司的老板王琳却高兴不起来。王琳坦言,当前物流业管理瓶颈、人力资源瓶颈都出现了,但更让人感到忧虑的是外部环境,屈指细数有七大“怪事”。
怪事一:部门利益阻碍企业连锁经营。王琳说,物流业是一个复合型产业,涉及政府多个部门,但有些部门往往从部门利益出发,以重视物流的名义,出台一些阻碍物流业发展的条款。如作为物流行业主管部门,有些地方的交通局出台文件,要求货运公司统一进指定的货场经营。有些勉强交上租赁费的物流公司,实际上并不在那里经营。按规定企业连锁经营由总部统一纳税,但到了地方物流连锁经营均需重新登记注册;佳怡物流为避开在郑州干要交20万元押金的规定,只好以个体名义偷偷干。
怪事二:物流发票难开催生“票务公司”。物流公司如何分摊成本和计账,到目前税务部门还没有明确规定。王琳说,物流业是一个高度整合的行业,几乎社会上所有的发票都能收到,有的甚至是白条。如找装卸工、租赁民房等环节往往开不来发票。因没有发票,有些支出就没法入账,逼着花钱去买发票。如今,在北京、广州等地就出现了许多专门代开发票的公司。佳怡公司几乎每天都能接到十几个电话,询问要不要发票。
怪事三:查超查限治标不治本。王琳说,佳怡公司一年养路费要交近百万元,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该交的,个别地方甚至存在借机乱收费、损公肥己的现象。司机反映查车的人一眨眼就不见了,然后会有中间人与你谈价钱。目前,汽车生产厂家之间存在类似“大吨小标”等恶性竞争,说明书上写的是载重5吨,实际上能载20吨。查超查限要从源头上抓起,首先要严格控制物流工具的生产,其次车管所要严格挂牌上证。
怪事四:交通部门重审批、轻监管。王琳说,交通部有关认定物流企业的文件条款已脱离实际,而地方在执行中“死卡”你有多少车辆和房子。佳怡物流公司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山东省最大的民营小件物流服务商,但其仓库却没有一处是自己的,80%的车辆也是整合来的。有些地方的交通部门注意力不在市场监管,助长了物流市场的恶性竞争。
怪事五:上车体广告要找车管所“审批”。王琳说,按法律规定,只要在工商局交100元广告登记费就可以在车体上做广告。而现实是,有关系的能上,没关系的不能上。现在,要上车体广告,必须报车管所所长“审批”,否则查到了要罚款500元到1000元。去年,佳怡物流公司因此受罚近2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