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打造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架构,您认为那些环节非常关键?、
打造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架构有如下关键环节:
(1)数据采集层是基础:主要通过深层次采集数据并实现不同协议数据基层汇聚,作为工业互联网平台驱动源头,主要依赖两方面能力。
(2)管理服务平台(层)是核心:基于工业 PaaS 架构,集成了工业微服务、大数据服务、应用开发等功能,媲美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
(3)应用服务层是关键:基于开放环境部署应用,面向工业各环节场景,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的最终输出。面向智能化生产、 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各类在平台中定制化开发的智能化工业应用和解决方案。
2、有人说容器是云原生应用的集大成者,您如何看待容器和云原生之间的关系?
云原生技术是容器、服务网格、微服务、Serverless等技术的统称,其中容器是云原生技术的集大成者。
3、您如何看待Kubernetes、Swarm、Rancher、Mesos、ECS等这些容器编排解决方案带来的价值?
单个容器具有很明显的局限性:
(1)任何一个容器的健康情况是怎样的?它是不是还在运行、在服务,而且若是这样的话,它的核心健康数据(监控)不容易监控
(2)在容器的逻辑ID和具体的(路由)IP之间能有一个匹配:端口匹配必须建立和保持
(3)容器版本不容易及时更新
在这种情况下,Kubernetes、Swarm、Rancher、Mesos、ECS等这些容器编排解决方案具备克服单个容器带来的局限性的价值。
4、从传统IT架构到K8S,您会做哪些准备,考量哪些要素?
K8S或者说容器调度平台的引入是比较革命性的,容器使得我们的微服务对环境的依赖可以打包整合进行随意分发,这是微服务节点可以任意调度的基础,调度平台通过服务的分类和抽象,使得微服务本身的部署和维护实现自动化,以及实现更上一层楼的自动伸缩。我们需要考虑一下要素:
(1)如果引入了K8S,那么服务发现可以由K8S来做,不一定需要Eureka。
(2)我们可以为Pod创建Service,通过Cluster虚拟IP的方式路由到Pod IP来做服务的路由。
(3)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引入内部DNS,使用内部域名解析成Cluster IP,客户端在调用服务的时候直接使用域名即可。
5、如何解决K8S的集群管理、智能负载均衡等问题?
(1)管理容器:要理解Kubernetes的负载均衡,首先需要了解Kubernetes是如何组建容器的。
(2)把它们放置在Pods中:在Kubernetes中,pod是一种基本功能单元。一个pod是一组容器以及它们共享的卷(volumes)。容器在功能和服务方面通常是密切相关联的
(3)管理Pods:每个pod内部是可以进行容器之间的通信的,但是不能与不同pod中的容器直接通信。
(4)让Kubernetes处理事务:Kubernetes使用自己的内置工具来管理和单个pod之前的通信。
6、关于跨云的资源管理与调度问题,您有哪些实战经验?
不同计算框架所在集群其资源利用率不均衡,导致整体的资源利用率很低。引入中间层(资源管理层),管理所有节点上的资源,框架在使用之前首先申请资源,然后运行自己内部的作业和任务 ,通过引入资源管理层,可以有效解决资源利用率的问题,将公司的各种集群整合为一个大的集群,非常方便管理。
7、您所在企业在容器以及云平台建设中有哪些新的规划和目标?
(1)标准化:为保障方案的前瞻性,在设备选型上力求充分考虑对云服务相关标准的扩展支持能力,保证良好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的信息产业化发展。
(2)高可用:为保证数据业务网的核心业务的不中断运行,在网络整体设计和设备配置上都是按照双备份要求设计的。
(3) 增强二级网络 :云平台下,虚拟机迁移与集群式两种典型的应用模型,这两种模型均需要二层网络支持。
(4)虚拟化 :虚拟资源池化是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