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你或者你所在的企业是否也曾有RISC 走向x86的经历?如果有,来分享一下你迁移或应用优化的案例经历吧!如果还没有,你是否愿意尝试x86?说一下原因!
电信行业作为IT技术一个重要分支,在技术的演变和使用上一直走在前列。根据集团公司指导意见,私有云分一级私有云和省级私有云;公众服务云由集团统一建设,省内不建设。在指导意见下各个省级部门开展了资源池或交私有云项目,近期安徽公司可在IDC本系统内引入虚拟化技术,构建资源池。远期省级IDC申请升级为全国一级IDC之后,再演进为公众服务云。在实现虚拟化技术的同时不只是实现从RISC 走向x86,重要的实现自动化运维管理。在这方面,我们使用了思特奇的云管理平台作为实现方案。它包含云咨询、云交付和云运维三个方面,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云管理平台。
云咨询:主要包括云平台规划、资源优化、安全以及基础平台的迁移升级工作的建设方案
云交付:涉及整个基础平台建设相关的工作,包括软硬件集成与安装调试和部分测试工作。
云运维:对于已经有云计算系统,但在实际运维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客户,我们可为其提供云平台运维等方面的方案建议,帮助用户更加方便简洁安全的使用云平台。
在云平台咨询过程中,便制定基础架构,实现数据库优化、智能监控优化、虚机性能优化着手,制定P2V和V2V迁移方案和方法,充分吸收云平台安全措施。
平台安全服务,从云计算系统自身的安全性和服务的连续性、云计算用户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及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客户提供安全加固解决方案。充分使用4A等多级认证方式,云交付真正实现了资源的统一管理和OS和基础环境的包括网络、存储的自动化配置,并由专人管理和维护,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员量和工作量,把实惠反应在客户需求的处理上,保证了集团的发展。
2. 你对这一架构发展趋势有何感言?你认为对于整个市场的发展来说这一趋势是利大于弊or弊大于利?利弊何在,简要阐述一下?
这一趋势是利大于弊的,在初始的资金投入方面或许和小机+存储的方式差不多,比如今年江苏移动在小机+存储方面和安徽方面云化资金投入差不多,
但在后续的管理和业务迁移与升级方面就差距大了,云化是一个立足未来10年的一个重要举措,小机+存储方式满足未来3-5年是没问题,起点和定位便
不同。其次是对于新业务的承载方面,随着hadoop的广泛使用,他是建立在无共享盘的环境下,云化后可以很好的管理和维护系统资源,而传统方式
就必然面临各种手工运维和管理方面;最后在运维方面,云化后一组人员即可完成完整运维需要,它可以实现存储、网络、虚机、内存、cpu的综合管理,
对于传统方式,各种资源需要不同的管理人员维护与管理和监控。
3. 对于未来的开放平台,你又有哪些预期和渴望?来说说你的看法吧!
未来开放平台还会继续朝着扁平化发展,目前还是以虚拟化为基础构造云资源管理,或实现大规模集群式发展,但未来容器技术,一个主机大规模使用
多种容器,实现快速交付,Kubernetes助力其实现集群化管理,都会给未来的资源管理方式产生巨大的变革,我们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