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sunhangsheng998 于 2009-3-11 19:04 发表 ![]()
上 aps 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一开始企业的生产管理比较粗放,对应的 aps 中的一些生产参数的设置也要留有余地,同时,由于由于这时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较差缘故,生产计划修改比较频繁,所以 aps 要支持生产计划的手工修改甚至是频繁修改
随着企业应用 aps,生产管理也逐步正规化,这时可以对 aps 中的生产参数设置的精细些,而且对生产计划执行的修改也会相应减少
对于生产管理很规范的企业,aps 不能使它的管理更简单,但可以加快生产计划的制定速度和对意外情况的反应速度,其实,计算机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意义就在于它极大的加快了信息的处理速度.很多企业的生产管理好象很混乱,就是因为不能对生产中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导致的,其实他们的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不错的
如果工厂是大批量的流水生产,那工厂内部的生产安排就不需要那么细,需要的是企业层面的计划,aps 有一个模块做这个事,叫 供应链规划(SNP), 也叫做 全局排程
aps 一般包括 需求计划 全局排程 运输调度 和 车间排程 等模块,我们这里讨论的主要是车间排程(细排程),说来惭愧,我们热烈讨论的其实只是欧美 aps 的一个模块,这就是技术的差距,比如sap 的 apo,欧美企业所能想到的情况他们都考虑到了,没想到的情况他们也考虑到了.就是因为他们懒得考虑中国企业的情况和不肯低价卖给中国企业,我们才有讨论国产aps 的可能,不然,各回各家吧
离散制造企业是应用aps的主要对象,机械加工企业当然可以使用aps
看到老木这么积极、认真的评价sunhangsheng998的观点,也说上几句,请两位前辈指教!
对于老木的第一点,我不反对也不承认, 有点像“鸡和蛋那个先生一样”,只要APS能用,能有实用价值便可以了。小平同志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上去那就是好猫” ! (稍微改了下)
至于第二点, 整车和发动机等单台管理,是属于车间排程计划,详细计划精细到每天每台每个工件。而属于供应链计划的全局排程则面向的是整个供应链的排程,如果把供应商、工厂等看成车间,并为每个车间或生产单位设置特定的缓冲,则SNP就是协调各车间快速流动的计划。 一般全局排程需要和车间排程相配合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 本帖最后由 pmy1104 于 2009-3-16 21:4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