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必经过前期实施 ,楼主对ITSM的设计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我也设计过一些系统,说说几个看法
1、服务台
服务台在ITIL里面,本身就是属于一线支持范围,它的工作是通过电话答疑,快速处理客户需求,服务台的工作人员应该具有一定的经验,无法马上解决的 ,再根据情况进行工单分派
至于工单如何分派,一个看 工程师当前任务分配情况,一个根据内部职责划分,比如谁负责什么片区,哪个车间,哪个业务系统,技术难度要求 等等,统一形成文档做内部培训
我赞同你虚拟服务台的做法,不过想让员工WEB报故障,技术上可行,实际99%的员工不会用
除非是信息化水平很高的知识型企业
二、事件的分类
事件的分类 是个头痛的事情,比如 如果我按 硬件、软件、网络 等等来分,如果路由器坏了算是硬件故障还是算网络故障?oK,我们换个分法,1.0网络设备、2.0工作站、3.0服务器,然后在 工作站下面分 2.1软件、2.2硬件,软件下再分 2.1.1操作系统 、2.2.2办公及工具软件、3.2.3杀毒。 这样分很繁杂,而且如果我要统计 所有系统 杀毒软件问题,第二种分法就不合时宜,编程也不好实现。
3、报表
报表的分类,不能为了报表而报表,不能为了 “我能”或者好看而报表
那怎么分?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A 有用(对IT服务管理工作有用);
B 是能够衡量并能够帮助持续改进;一个意思是数据是有意义的,二个是能够找到责任人,如果你的报表横跨了两个流程,无法找到责任人就最好不好报表
C 简洁;
D 简洁的备注 以及公式说明
最好的办法 是按管理目的 来分,通过报表,你能达到什么管理目的,第二是统计的数据是否可以提供给你做流程改善,如果统计的数据无法做为改善数据支持,我宁可不报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