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初由 logwen 发布
[B]文章写得不错,至少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东西,例如预收货处理,这个方法很好而且我认为也容易实现。但也有一些不足,我以几个例子来说明
1.在提炼的14个流程中没有入库检验流程,若缺少这个环节,送货过程中出现的货损货差如何处理
2.从入到出库存状态监控没有显示,例如一些物资有保质期,存储时间超过了保质期如何监控。或者仓库管理过程中的损坏不能反映出来
3.一般对仓库的考虑习惯于正向研究,不习惯于反向考虑。例如客户要求退换的处理及向供应商的退换处理怎么计划
4.整个系统建立在机械化作业的基础上(个人猜想不一定对,因为文章中没有提到),而目前国内多数货运没有使用托盘或单元化作业的工具,每种物资得包装在尺寸上差异过大时如何处理(计划之外的意外情况,呵呵)
5.最重要的是建设WMS是要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客户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整个系统如何适应客户需求变化上没有规划。
一点点意见,欢迎批评指正 [/B]
1.诚实是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是供应商想做假骗你,只能自怪倒霉了.
货差:可以用用bar code或者rfid来点,又或者人工点
货损:和供应商之间的协议解决退或者换或者补或者换credit
2.如果你在前一流程存储了足够的货物信息,那在这里只要软件检测到货物接近到期提出警报就可以
3.这是反向供应链的事情,如果一个wms能完美处理这些事情,那么它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wms
4.足够的信息+简单的专家系统,还需要你的供应商支持你,integration才是王道
5....
ps:本人比较火星,只是基于课本知识说自己的看法,大家见笑了
另,到底开这贴想讨论的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