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上,北京中关村,j2ee+oracle,用友印象
人,选择放下是很难的。我在那个城市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圈子,自己的专业
,自己的后半生。但是我只能选择离开。用我老婆的话说,一个人,每天不停
地想做一件事,如果不能去做,不仅是一种痛苦,而且是一种失败。在信息产
业已经成形的今天,外面的世界一定有我没见过的风景。或者说,我要找的企
业信息化的成熟方案。
回老家过完春节,我来到北京一家计算机学校,学习j2ee和oracle数据库,
还学了简单的日语。学校承诺毕业后推荐到用友公司就业。半年的学习,前途
未卜,压力真的很大。j2ee和oracle我以前就看过,但是一位很好的老师让
我重新梳理了所有这些知识点,而且做过项目的我也能很快理解每个特性是为
满足什么样的需求设计的。每天老师讲一遍,晚上我还要给没听懂的同学再讲
一遍。日语我是真的捏着鼻子学,小日本从中国偷去的那点中文被他们祸害成
这样了。但是我日语成绩始终保持在前三名(共10人),语法过得去吧,单词
基本都不背的。
学习结束了,才知道所谓的委托培训只是广告。整个过程中用友软件工程公司
从来没有来measure过我们的学习质量,最后我极力争取才获得了一次笔试机
会。是一张C语言嵌入式开发的试卷,我勉强答完了,直接就买火车票回家接老婆来
了上海。
2004年下,咨询公司里的外包部门,开始做SAP
第一次听到外滩的钟声,不知道这个城市等待我的是什么。两个星期的网投和
招聘会,被卑鄙N次后,一家信息技术公司要求我去面试。
面试真的很简单,或者说我表现得还可以。问及现在的工资水平,我把租房的
价格乘以二报了一下,于是我被录用为对日开发程序员。
先是做了半个对日java项目,人家快结项了,我做了些测试工作,研究了一下
struts下的web开发。刚看出点儿感觉,就被叫到一个很小的培训教室开始学
abap开发。进去才知道,我们已经错过了三天的课程,而全部课程只有二十天
。基础语法的部分都讲过了,只能拿着老师发下来的帮助文件使劲补。就这样
一边补一边学新东西,到课程结束,我已经把abap语言3.0版的帮助整个看了
一遍。而其他人因为关注调试程序,帮助都没怎么看。于是我很快被誉为大家
的“活帮助”。
十几个同事参加培训,我是第一批上项目的两个人之一。又是一个快结束的项
目,又是一些测试工作。半个月左右,项目成员还没认全,我师傅带的新项目
开始了。
这是一个实施项目的子项目。公司实施部门正在做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sap实
施项目,公司的sap顾问基本上派去了一半。二次开发这一块原来一般靠
basis顾问做,但是这次面对的是大型企业,很多内外部报表格式都是刚性的
,一定要上线前做好。于是我们海外事业部成立这样一个项目,专门远程完成
这些开发任务。
两个月的开发过程中,我在财务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积累和abap技术很快结合起
来,特别是与顾问和最终用户沟通的顺畅是计算机专业的同事不能比的。
2005年,如鱼得水
2005年初,我师傅因为其他项目需要被调离。我便开始带领这个20人左右的
team继续完成了余下的4个月的开发任务。这些人中大部分是和我同时参加培训或后来由我培训的新人,对管理软件和开发过程都没有经验。刚刚有一批人言传身教地能够独立完成一个报表了,又会被其他项目借走。带着这些散兵游勇,我每天看着excel上我用各种颜色标识的进度安排,时刻准备着接受新的开发任务,指派给合适的人,帮助大家解决技术问题,组织会议公布进度或强调工作质量。那段时间很忙,但是每天都有新的收获。而且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怎么才能保证软件的质量?
显然,光靠下游顾问的周密测试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在项目组内部消化bug。顾问在现场工作强度很大,每天2点左右才下班。而我的经历告诉我如果我们把有问题的报表交给客户,那是不对的。
我在汇报工作的时候向部门经理请教如何改进我们的流程以确保质量。他给我提出了三点:
第一、他保证其他项目来借人需提前一周和我说明,以供缓冲。
第二、每个报表需求由两个人共同来做,熟手做详细设计和单元测试,生手做coding。
第三、向实施部门申请功能模块的基础知识培训,并按技术专题在内部组织abap知识库。
后来这三点由于项目的紧张和条件的限制都有了尝试但没有深入和坚持,但是我们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客户和实施人员对我们的工作质量也越来越认可了。
这个项目结束后,我马上以技术负责人的身份向后加入了几个小的对日开发项目。外包项目完善的流程和详细的需求对于一直做国内项目的我来说真是另一个世界。虽然在电脑里连自己的日文名字都打不出来,我还是参与了详细设计的review和测试报告的review。在这些项目里,我和项目经理自然分工,他负责与日本客户沟通协调QA交货,我负责熟读需求review工作产品和技术调研答疑。很神气,半年做了3个小项目,我们总共只加了4次班。我们俩对我们的合作相当满意,我还向他请教项目管理经验(他甚至很少组织开会),他说日方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只需照做就是。
后来在离开这家公司之前,我参与了公司的CMM3级认证评审过程。可以说在同批认证的十几家软件公司里,我们的理解深度和文档能力是最强的。但是即使是我们的对日开发过程,也不具备CMM3要求的各个细节,更不论产品部门了。但是实施学习的过程中,我确实明晰了怎么做才能真正做到从流程上保证质量。这是,这样做短期成本很高,收益要长期才能见到。
终于在05年末离开了这家公司。原因就是不想做对日开发,对日本人有一种骨子里的抵触。我不想因此阻碍我的发展,所以我得换一条路。
可以说很顺利地进入了一家比较有名的公司。还是咨询公司的开发部门,不过这次是面向欧美的开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