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初由 游客游 发布
[B]1。看了半天,没找到2.5小时的出处;尽是说2小时的地方。为什么作者不说2小时而说2.5小时呢?感觉,带个小数点会给人更精确的感觉?
2。2~2.5小时直接联系3000万节省的地方,没有给出具体的测算。新闻稿,要求他们写成专业的内容也不可能!
3。3000万节省有毛病,1处说是半年的节省,1处说是全年的节省。
4。按现在其销售额400亿估算,1.05%的物流成本就是4亿多,还要投入28亿在物流基础建设上,这个估计他们就不记入成本了。到时候还说,物流成本节省了?
忽悠呗!新闻稿,不必叫真儿,看着乐就行了。 [/B]
1、我个人从财务角度分析第四个问题,28亿是一次性投入,分步来算的,因此计算应该是按照折旧来算入成本的,在一般企业来看,土地按照50年折旧,设备按照5年折旧,仓库按照20年折旧。根据行业经验,28亿应该有30%的土地投入,就是说8亿,然后有10亿的建筑投入,再有10亿的设备投入。则一年的物流折旧为: 8.4/50+10/20+10/5=2.668亿元。
2、按照仓储业的经验,12米6层货架的标准仓库,每平方米的造价为(250*6+80*6+1000*1.0*1.2*2)/(2*1.2*1.0)*1.2+300000/666=2040元(做了扩大估计),如此算来28亿可以建设140万平方米的仓库,如果按照租赁来算(平地4m仓库),平均每平方米每年100元,则每年的租金为1.4亿。貌似租赁仓库合算?(大错,每个立库存储量是平库的2.5倍左右,因此实际的租金应该为3.5亿元)。看来投资建设仓库是划算的。但是是否有必要建设140万平方米的仓库呢?
3、来看看140万平方米仓库可以支持多大销售额,根据行业经验每平方米标准立体仓库可以支持家电行业17多万元的销售额,则140万仓库可以支持2380亿元的的销售额。
4、这么来看这28亿元投资的物流基地,肯定不是为了支持400亿元的。如果假设要支持到1240亿元(按照美国最大家电零售企业Bestbuy的一半计算,因为国内除了苏宁还有国美)。 因此反推, 得到只需要投资14亿,建设物流基地就足以。如此一来仅仅靠建设物流基地,一年就可以节约几千万。如果再通过其他策略的实施, 成本的节约可能会更显而易见了。
从这个角度上看,成本半年节省3000万可能不是假的。
5、现在问题是28亿中的另外14个亿做什么了?偶怀着探究的心情去考察?结果在苏宁上市年报中发现苏宁对售后服务对苏宁的贡献很大。因此偶大胆猜测可见另外的14亿将会用于建设物流基地相关的设施(或者非仓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