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ERP项目监理中进度控制的改进想法
1.事前进度控制
监理公司在制定进度计划过程中,由于本身缺乏足够经验及基线度量数据等原因,会造成制定的进度计划缺少科学性和合理性,导致与实际进度偏差较大。因此,监理方可以考虑在监理组织结构中设立“专家委员会”,为监理方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例如在功能点估算过程中使用Deiphi法,监理人员和专家组成员分别对本项目进行相对独立的估算,并最终提交无记名的3个包含功能点估算值GS-6, GS-7, GS-8 (i=1,2,…,n)及说明文档。其中,GS-9表示该软件可能的最小功能点,GS-10表示该软件最可能的功能点,GS-11表示该软件可能的最大功能点,n为人员数。组织者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并计算估算期望值GS-12和估算值的期望中值E:
GS-13,
GS-14
对结果其中差异较大之处进行讨论并再次进行估算。经过适当的几次重复估算后,最终可获得一个多数专家共识的最可能结果。
另一方面,功能点估算中“调整因子表”包括的14种调整项,没有将企业IT水平、员工素质、实施团队等“软”因素考虑进去,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和体现ERP项目的特点。监理方应对这类“软”因素进行分析,将其对项目进度的影响准确的反映到计划中。因此对“调整因子表”中的调整项可进行适当的扩展。扩展项如表7所示。
表7扩展调整因子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