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4控制程序块
必需有规律的评测项目工作,以便知道实施情况与计划间存在的差异。各工作区域中存在的差异都被纳入控制程序块中,一旦发现出现了重大差异(如对项目目标构成威胁的差异)就需要重新正确实施计划程序,对计划加以调整。比如,一项活动延误了,就需要根据所延误的时间,或根据对成本预算及进度安排权衡并调整目前的人员规划。控制也包括对可能发生的问题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控制程序块同样也包括核心程序和辅助程序,图3-7表示以下程序的相互作用:
全程变化控制(4.3)--协调整个项目中出现的变化。
范围变化控制(5.5)--控制对项目范围的改变。
进程控制(6.5)--控制对项目进程的改变。
成本控制(7.4)--控制对成本预算的改变。
质量控制(8.3)--监测具体项目结果,判断它们是否达到了相关的质量标准,确定消除导致不满意实施状况的成因的方法。
实施情况报告(10.3)--收集和发送实施情况的信息,包括情形报告、进程检测及预测。
风险对策实施控制(11.4)--在项目进行中对风险进行应变。
.3.5结束程序块
图3-8表示了以下程序的相互作用:
行政收尾(10.4)--产出、收集、发放阶段或项目正式结束的信息。
合同收尾(12.6)--合同完成,及对赊销的清偿。
3.4按顾客需求制定项目程序
在第3章中确定的程序及图示的内部相互关系满足了总体可行性检测的需要--它们在大多数时候对大多数项目适用,但是并不是所有项目都需要有这些所有的程序,也并不是所有的内部相互关系都适用所有的项目。比如:
一个大量使用分包商的组织会在项目计划程序中,对每一次采购程序都加以明确的说明。
缺少某一个程序并不意味着这个程序不应该被实施。项目管理工作组应该确认并且管理所有确保项目成功的程序。
依赖于某种独一无二的资源的项目(商业软件开发)可能会在范围界定之前先确定工作人员及职责,因为所能获得的人才决定了所能进行的工作。
有些程序输出可能预先确定控制的因素。如管理需要确定一个目标完成期限,而不是任由进程计划决定。
较大型项目相对需要更多细节。如风险识别就需要分别对风险成本、计划风险、技术风险以及质量风险等进行细致分析。
对干一些子项目和小项目来说,则不需付出太多努力在已经被限定于项目水平上的程序(如:谈判小组的成员就可以忽略谈判小组组长所承担的风险)或提供不重要功能的程序(如四人的项目就不必制定正规沟通计划了)。
当需要变化时,则变化应清晰界定,仔细权衡和极积应对。第四章 项目综合管理
项目综合管理包括的这些程序要求确保对项目的各种要素进行正确的协调。为满足或超越项目参与者的需要和原望,它包括在相互冲突的目标和众多的任选目标中权衡得失。虽然所有的项目管理程序在某种程度上看都是一个整体,但本章所描述的这些程序是最基本的综合管理知识。图表4-1对下列主要程序进行了总述:
这些程序彼此相互影响,同其他知识领域中的程序也互相影响。根据项目计划的需要,每个程序都包括一个或多个个体或团体的努力。在每个项目阶段,每个程序通常至少发生一次。虽然这里提到的这些程序,是作为彼此独立的因素而给予较好的界定,但是,在实践中它们是以某种方式重迭和影响的,在此就不详细讨论了。程序的互相影响在第3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这章的核心是分析用于项目综合管理过程的程序、工具和技术。例如:当为了一个临时性的计划进行的成本估算或各种人员调整带来的风险被基本确认后,项目综合管理方可进入实施状态。然而,为了能成功地完成一个项目,综合管理也会同其他领域发生一定数量的联系。例如:
项目的具体工作必须要同项目执行组织正在进行的具体操作结合起来。
产品范围和项目范围必须结合起来(产品范围和项目范围是不同的,这些内容的介绍在第5章)。
项目工作必须与不同特殊功能的子项目相结合(象工程设计项目中的工民建、电力工程和机械图
纸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