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hixiaosong

求:计划完成情况分析.用什么方法啊?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6
开发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5-04-21 01:02:05开发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5-12-21 01:02:41授权会员
日期:2005-12-21 18:13:25ERP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5-12-26 01:01:50生肖徽章:马
日期:2006-09-06 21:11:48生肖徽章:龙
日期:2006-09-15 13:24:53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5-6 12:5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climber1978 发布
[B]




Awner给出的帖子链接真的很经典,推荐大家一定要去读一读。

再谈谈自己的不成熟看法。

我现在总算理解搂主的需求了,你是不是也在为生产排程而苦恼?单子下来以后,实际制造流程时间和自己计算的理想化时间有差距,差距估计还不小。结果是,你不知道一个单子什么时候可以做出来?

问题是:估计你计算出的理想化时间是把所有的标准流程时间加在一起,你没有考虑到很多单子一起在做的时候在某些共用流程产生的瓶颈,从而延长生产时间。APS就是用来解决这个复杂问题的,通过一些运筹算法,在不同情况下(单子的优先级、流程的先后、资源的充分利用)计算出最优化的生产计划。虽然APS不能避免特殊情况的发生,当它至少提供了一个工厂去努力的方向。从你提供的资料来看,由于数据量很大,你只能通过一些软件来辅助了(比如,链接帖子里的那个小吉星)。

再提提生产线。当年ford发明生产线的真是太英明了。整个工厂的产出就可以通过调节生产线的速度来实现。当然,生产线使用也有限制,搂主提到的火车是肯定不能流动起来的


大家继续发言,这种帖子要越多越好啊。 [/B]


谢谢各位的讨论,学到不少东西,我对APS和JIT都有种想占领的欲望
不过哪个实用一点呢,还是各有侧重点呢?\
就我的情况该先研究学习哪一个呢?
有好书可以推荐一下,或者有什么好的学习途径呢(我知道要实践的)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30
授权会员
日期:2005-10-30 17:05:33管理团队成员
日期:2011-05-07 01:45:08迷宫蛋
日期:2011-06-11 20:28:09ITPUB十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1-11-01 16:20:28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1-04 11:50:44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9:23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9:23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9:23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9:23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9:23
12#
发表于 2005-5-6 13:49 | 只看该作者
倒霉,昨天2点在回这个贴,写了一堆,没COPY的情况下提交,结果论坛好象挂了,白天起来写不出来了,我再回忆回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6
开发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5-04-21 01:02:05开发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5-12-21 01:02:41授权会员
日期:2005-12-21 18:13:25ERP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5-12-26 01:01:50生肖徽章:马
日期:2006-09-06 21:11:48生肖徽章:龙
日期:2006-09-15 13:24:53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5-6 14:0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Awner 发布
[B]对于多工种在同一产品内并行或串行施工,网络计划应该较合适。指挥者一般是“调度”,需要看懂很多零号图纸(零配件,分装,总装),然后在各工种的“生产调度会”能以理服人。

http://www.itpub.net/204799,1.html

我觉得你需要的理论应该是有关于机电一体化,分段制造与合拢,舾装与油漆,焊接与钢结构等的专业理论和项目管理的通用方法。 [/B]



我看了,那9成是个广告,自己讲的太矛盾了
至少里面有虚假的内容,这是肯定的.


要是那帖子的内容是真的.那么那个软件就有巨大的漏洞.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9
授权会员
日期:2005-10-30 17:05:33马上有对象
日期:2014-02-19 11:55:14马上有钱
日期:2014-02-19 11:55:14马上有房
日期:2014-02-19 11:55:14马上有车
日期:2014-02-19 11:55:14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8:09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8:09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8:09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8:09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8:09
14#
发表于 2005-5-6 20:3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shixiaosong 发布
[B]

谢谢各位的讨论,学到不少东西,我对APS和JIT都有种想占领的欲望
不过哪个实用一点呢,还是各有侧重点呢?\
就我的情况该先研究学习哪一个呢?
有好书可以推荐一下,或者有什么好的学习途径呢(我知道要实践的)
谢谢 [/B]




JIT和APS不是一种概念。前者强调的是一种运营理念(减少一切浪费、损失和多余,从而提高效率);后者是一种生产计划排程的优化工具。前者更多强调运营过程的优化设计和有效管理;后者是在现有条件下发挥最大的生产效率的方法论。

JIT的资料坛子里很多,可以搜索一下。APS的好像不多。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9
授权会员
日期:2005-10-30 17:05:33马上有对象
日期:2014-02-19 11:55:14马上有钱
日期:2014-02-19 11:55:14马上有房
日期:2014-02-19 11:55:14马上有车
日期:2014-02-19 11:55:14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8:09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8:09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8:09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8:09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8:09
15#
发表于 2005-5-6 20:3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jeffcat 发布
[B]倒霉,昨天2点在回这个贴,写了一堆,没COPY的情况下提交,结果论坛好象挂了,白天起来写不出来了,我再回忆回忆 [/B]


同情ing,这种悲剧我也发生过,现在已经养成好习惯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3
ERP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5-05-23 01:01:33管理团队2006纪念徽章
日期:2006-04-16 22:44:45会员2006贡献徽章
日期:2006-04-17 13:46:34
16#
发表于 2005-5-6 23:4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shixiaosong 发布
[B]

谢谢各位的讨论,学到不少东西,我对APS和JIT都有种想占领的欲望
不过哪个实用一点呢,还是各有侧重点呢?\
就我的情况该先研究学习哪一个呢?
有好书可以推荐一下,或者有什么好的学习途径呢(我知道要实践的)
谢谢 [/B]


建议你把上一周中每个工作天中所做的工作,用流水帐形式记录下来,按定时的,定点的,救火的,临时的...分类,首选要把本职岗位上的定时的,定点的,救火的的相关知识学好,用好。

为了长远的熊掌而放弃眼前的鱼,对一个雇员来说,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30
授权会员
日期:2005-10-30 17:05:33管理团队成员
日期:2011-05-07 01:45:08迷宫蛋
日期:2011-06-11 20:28:09ITPUB十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1-11-01 16:20:28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1-04 11:50:44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9:23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9:23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9:23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9:23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9:23
17#
发表于 2005-5-7 00:25 | 只看该作者
计划与执行,必须是闭环的,对于通过了ISO标准族认证的企业,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考核指标,因此一般意义上讲,所有的考核完成指标应该都是100%,首先作为计划编制者,就应该意识到,不能完成的计划编制出来再好看也是无意义的,作为销售接单与生产执行的衔接部分,计划要卡死,不能妥协,这样才能保证那100%的平直曲线,同时,一定要保重计划执行的过程中的稳定性,这也是为了以后考核方便,经常变更的计划是不具有考核性的,因为错误在你,生产单位反投诉你就惨了,你还考核人家

当然了,作为生产制造的一个特别的极端,品种多、流程复杂、批量小是个特例,一般见与电器控制柜、大型设备、特制小工艺品,这些东西在编制计划---执行----考核的过程中负责任最大的自然是计划了,特别是价值含量大的产品,编错了就怪不的生产部门了,入口要卡死

品种多、流程复杂、批量小符合做精益制造的客观需求,但要做到完全意义上的小批量、多品种,甚至做到单件流,是太理想化了,对于这一点,很多公司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比如甲骨文的混流制造、HP 的敏捷制造等,其实都是LEAN THINKING,除非生产单位极其柔性,技术水平相当高,很难搞。在部分汽车公司能找到案例,比如相临的两台车颜色,内饰件都不一样,这个是有成功案例的

作为计划编制者,可以采用一些技巧,为了生产部门好执行,在现实条件下,化品种多、批量小为中等批量,用一定的库存缓冲来抵消生产上的局限性,要冒点风险,可以按类似于ABC分类的办法处理,稀有的、很不常见的就老实的见1打1,短期为小批量的,中长期是稳定供应的,干脆就一次做点库存,此黑箱子的技巧,即我不管你怎么乱,在我内部生产是稳定的。口诀是前宽后紧、贵少贱多、长多短少(时间),这个层次的考虑是很个性化的,靠什么APS是搞不了的

完了就是考核了,我前面都说了,计划是入口,计划做清楚了,考核起来就简单了,指标你随便订,EXCEL一下就能算完,生产部门也轻松,不会老被扣分,大家HAPPY,老板也开心,因为你计划得好啊,REPORT又做得PL

最后,考核一定要严格,是1就是1是2就是2,绝对不可以妥协,万一要调整,一定要写清楚为什么要这样调整,大家公事公办,以德服人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9
授权会员
日期:2005-10-30 17:05:33马上有对象
日期:2014-02-19 11:55:14马上有钱
日期:2014-02-19 11:55:14马上有房
日期:2014-02-19 11:55:14马上有车
日期:2014-02-19 11:55:14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8:09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8:09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8:09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8:09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8:09
18#
发表于 2005-5-7 15:46 | 只看该作者
谁都想公事公办,可有时候公事公办的结果却是什么事也办不了。举个例子,计划确实是供应链的灵魂,计划只要不变化,后端的运作不会出问题。但问题是计划本身就是来源于前端的销售预测,而前端的预测从来不是准的。前端销售预测一变,后面的计划必然也要变,计划一变,后端的造作就都乱套了。如果这样的变化经常发生的话,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情况可想而知。可现实是,这种变化确实大范围存在。你可以卡死计划,让计划不要变,结果是要么是库存多余,要么是缺货。不管哪种情况发生, 老板都会过来找你拼命。所以,我的看法是,在一个变化迅速的市场里,供应链要做的是前后端的通力合作:先不要讲谁对谁错,把问题解决才是关键。如果一味相互推诿责任,那么市场的机会就会丧失。这也是现在许多人在鼓吹的“demand driven”:鼓励供应链的各方放弃对预测的执着,把精力全部放在应付各种各样的变化上。当然,这对供应链的许多方面都提出了挑战,比如考核、责任划分、沟通、信息流转、相互信任、团队合作、人员素质等。


根据我的经验再谈谈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就是为了对付前端多变的情况的。它的核心和BTO+CTO。BTO(按订单生产)是拉式的生产,可以减少原材料和制成品的库存。CTO (按订单配置)是为了满足顾客对于产品需求的多样化,它的实质是把产品打散成各个组件,前端按各个组件进行需求预测,后端根据客户需求把不同组件进行装配做成整机。BTO+CTO可以在生产环节做到mass customizatoin。但在物料供应环节会造成很大的麻烦。首先,需求从整机变化成了组件,极大地加大了物料供应的风险;其次,按订单生产的结果就是鼓励前端把单子都放在月底做,导致rush order的频繁产生。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30
授权会员
日期:2005-10-30 17:05:33管理团队成员
日期:2011-05-07 01:45:08迷宫蛋
日期:2011-06-11 20:28:09ITPUB十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1-11-01 16:20:28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1-04 11:50:44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9:23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9:23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9:23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9:23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2-13 15:09:23
19#
发表于 2005-5-7 15:5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做生产是门学问,嘿嘿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3
ERP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5-05-23 01:01:33管理团队2006纪念徽章
日期:2006-04-16 22:44:45会员2006贡献徽章
日期:2006-04-17 13:46:34
20#
发表于 2005-5-7 18:15 | 只看该作者
当大家都把非核心业务外包后,需求信息传达中的牛鞭效应更加大,Demand Management 的核心是How to quickly and correctly take action as long as demand was changed.


一个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整体把握开始力不从心时,那它的困境已经来了,再不对销售预测与销售实绩的差异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Corrective Action,那真的时日不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TOP技术积分榜 社区积分榜 徽章 团队 统计 知识索引树 积分竞拍 文本模式 帮助
  ITPUB首页 | ITPUB论坛 | 数据库技术 | 企业信息化 | 开发技术 | 微软技术 |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 | IBM技术园地 | 行业纵向讨论 | IT招聘 | IT文档
  ChinaUnix | ChinaUnix博客 | ChinaUnix论坛
CopyRight 1999-2011 itpub.net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未成年人举报专区 
京ICP备16024965号-8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151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4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