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首家银行核心系统“去IOE”, 最后阵地被攻陷是否会带来坍塌式连锁反应?短期内不会崩塌式反应,
理由1:IOE稳固的技术是长时间积累出来的,其他替代品暂时没有;
理由2:金融的IT技术需要的长期、稳定,替代品的真正品质需要长时间来验证,因此短时间除了像阿里这样的技术团队,否则无人试水。
理由3:大的金融机构涉及民生,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会很敏感,因此不会快速大规模替代,而是长期稳步的。
从近期看,估计是互联网银行可能会先开始去IOE,传统商业银行所承担的责任重大,不敢轻易冒险。
2. 您觉得以金融云为支撑的银行核心系统靠谱不?在高可用、稳定性方面是否有风险?
作为技术控来说,我觉得靠谱,主要是完善的架构(技术的和管理的)做到了,高可用和稳定性是金融云的优势,可以最大可能性的降低风险,但是其他风险还会引入,需要分析和观察。
3. 打破银行普遍采用的集中式架构作为核心系统的惯例,通过云计算将分布式架构作为核心系统,这种方式会带来哪些好处与弊端?
好处:高可用性、高稳定性是云设计的初衷,便捷也是云的优势,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都可以访问。
弊端:这个可能中国移动最有感触,从近几年他们所开展的工作可以看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的访问,也变成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的可输入,数据一致性、数据的效率、数据有效性都是后面需要处理的工作。
4. 网商银行为什么会选择OceanBase数据库作为它的核心系统?云端数据库该怎么来选?
这个很明显,OceanBase是淘宝的,网商银行也是淘宝的。云数据库主要面对的是海量、并行数据处理,稳定和效率是最关键的。看这两个指标就够了。
5.通过云计算的分布式架构作为核心系统,银行的核心数据放心放到云端吗。
放心是一种主观感受,当普及的时候,人们就会逐渐接受,网银、手机银行、微信支付不是已经很普及了么。便捷和利益面前,用户并不关心技术。其实对于普通银行用户来讲,他们并不关注技术,他们关注银行的可靠程度和服务。技术他们并不关心。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