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作为一款软件是重新开发效率高还是修改源代码效率高?
这个问题估计没有标注答案,各人的意见肯定是见人见智,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肯定是修改源代码的效率高,这个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软件肯定是一直在被用户在使用的,用户不可能去等待那么长的时间去试用不知道质量怎么样的软件,从公司的角度与领导的角
度来说,重新开发一款软件的时间与金钱花费是非常巨大的,并且并不能够保证重新开发后的软件的质量与性能都会优于原来的软件
一般领导也不愿意背负那么大的责任,只有源系统还能够正常运转,能够大致满足用户或者业务的需要,一般来说,领导不会要求去
重新开发一款软件,一般也只会要求在上面进行修改工作或者增加功能,我想只有当源系统太混乱,代码质量太差,以至于用不起来的
情况下才会考虑重新开发吧。
2、如何做到高效的代码修改?
如何做到高效的代码修改,我觉的需要做到以下的几个方面
(1) 对要增加的功能或者修改Bug的代码的需求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对原系统的功能影响也做到了如指掌。这个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
需要认真进行考虑的地方。
(2) 修改代码后,要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质量保证活动,比如代码审阅,比如利用测试与回归测试来验证代码修改是否正确,对系统是不是
没有产生其它的影响.
(3) 尽量利用重构等手段来保证代码清晰易懂,这样修改代码起来就事半功倍了。
(4)平常主要在代码中写好注释,这样也很有利于代码的快速修改。
3、阅读本书试读章节,说说您的感想?
基本上看完了这三章的试读章节,个人感觉这本书的作者的开发经验是非常丰富的,这本书中的思想,方法都是很给人启发的,第一章用了几页的
篇幅归纳与总结了需要修改代码的可能原因,四种主要原因 :增加特性、修正缺陷、改善设计和优化对资源的利用。这个结论对于有过代码修改
经验的程序员来说很容易理解的,第二章的开头大概叙述了修改代码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或者心里,看到作者写的"编辑与祈祷"这个词,我感觉
会心的笑了一下,我很多时候就是那样干的啊,我也相信很多人也是那样干的。然后作者论述了怎样靠测试与重构技术来保证代码修改的正确性,
第三章的伪对象说实话,我看的不是很明白,可能需要多看几遍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意思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