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 期间成本
最初由 nightwind 发布
[B]在成本实施的时候,我们一般选择标准成本、平均成本,FIFO,LIFO中的一种作为永续成本。在永续成本法下,我们每做一笔业务,系统就会自动计算一次成本,如在加权平均法下,每次采购接受入库,都会影响到物料的平均成本。
期间成本是在选择了永续成本方法后的可选的成本计算方法,和上述成本法中的一种同时使用,每一个成本期间计算一次,以上个月的期间成本作为本月的成本初值,根据本月消耗和采购的料、工、费的量差和价差计算本月的实际成本作为本月的期间成本,可以选择平均法或者LIFO作为期间成本。举例说明如下:
A产品,标准成本为100,本月采购两次,采购价格分别为120和80,采购量都为10 个。发票价格分别为120和100。没有消耗。在各种成本法下结果如下:
永续成本法下
标准成本法:100
平均成本法:在将发票价格差异传送至成本之前,成本为(120*10+80*10)/20=100
其他成本略
期间成本法下
假如采用平均成本
期间成本 = (120*10+100*10)/20 = 110
期间成本计算的时候如果存在采购发票的价格,则以发票价计算,如不存在,则以采购订单价计算,通过发票与采购订单的匹配来判断。
以上只是简单的描述,实际情况要比这个复杂得多,期间成本的逻辑我们现在还在和Oracle交涉,他们还没给我们最终的答复,感觉他们自己都有点搞不清。 [/B]
以上是采购件的PAC计算逻辑,理解了!对于制造件呢,逻辑是什么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