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序反了, 先作用例图后画活动图才对. 归根到底, 用例图是分析系统的目用的, 换句话说, 就是界定系统境界.
由于不知道系统的目的不大好说你的用例是否正确, 因为所有的用例应该为相同的目的设计.
假定你在设计一个员工帐户登记系统, 这个系统的目的是搜集员工信息并在域中建立员工帐户.
那么它应该有如下2个用例
1. 员工信息登录(它包括, 员工信息录入, 员工信息检验)
2. 域帐户做成(它包括设立帐户和校验, 值得一提的是域管理器并非是该系统的一部分, 所以它应该成为一个ACTOR)
这套用例中去掉了通知, 并合并了录入和审查, 这是因为这几个用例和建立帐户的目的没有直接关系, 或者说不能独立成为帐户登记中独立存在的功能
上面两个用例, 是可以独立存在的, 也就是说, 员工信息登录和域帐户做成之间没有逻辑上的依存关系. 而员工信息录入和员工信息检验缺少一项都不能构成完整的登录
在设计完用例之后, 再作活动图, 要求是用最短的流程完成用例
比如, 在你画的活动图里面, 校验这个活动就很多余, 它是错误处理的一部分但对于登录来说它不是必须的, 这个活动的设计可以留到类设计中完成.
另外, 在活动图上看不出各ACTOR和该系统的交互, 这是不可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