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offender 于 2010-4-24 17:11 发表 ![]()
好久没玩SAP了,这几年一直在搞情报分析系统。最近要玩回SAP,心想前些年SAP出了新总账,我还不懂,赶紧要学学。
于是到网上搜点资料,其中有SAP屠夫的一篇文章,文章题目是:实例图解利润中心层的应付处理。
从技术角度看,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深入浅出,幽默诙谐,很引人入胜,对470以前版本一些问题的分析,非常透彻——主要我对这些还都能回忆起来,嘿嘿。虽然作者是从技术角度解剖这个功能点,但实际很多话,从业务角度看,也是很有道理的。
对于新总账这个东西,其实出来也有好几年了,不算新东西,但是我一直没搞过,所以文章讲到新总账的部分,我主要是抱着谦虚的态度地学习来着。
学着学着,看到这么一段:
原文我就不全附了,权且摘录这一小段,这小段文字已经可以充分体现出用业务视角和技术视角对待一个系统的差异。
从技术上来说,这个要求有点苛求SAP了。新总账本质上是以前特殊目的分类账的一个演化版,正如作者后文所提到,应收应付的处理,还是基于原来的BSIK和BSID等等,如果要考虑到往来科目利润中心的完全分割,光有新总账估计还不够,还得有新AP新AR才行,新总账的分割功能只是完成了报表层面应收应付的利润中心分割,并没有完成交易层面的分割。如果连交易层面的分割都能完成,那固然好,文中提到的什么“业务区域调整”科目(这个科目名字真是怪怪的,明明是是分部间内部往来么)也就可以进一步细化了。事实上,新总账也提供了类似的功能,但仅在总账层面,这个后面讲凭证分割的时候也提到了。
实现上面这个需求SAP可能做很大的变更,SAP改也不是不可以,关键是否有合理的业务需求驱动他去改呢?
其实付款这桩事,主要考虑这么几点:
1、这是一笔什么钱?这是一个关注点,就像屠夫文中所说,付款的时候能不能参照到采购单?但这也仅限于手工处理的业务情景。如果你是批量付款,像Payment factory这种部门,是根本不可能去看最后都是付了啥钱的?
2、这笔钱可以付吗?这才是关键。这里面包含两个点,理论上发票校验,意味着就这笔业务而言,钱已经可以按合同约定的时间付款了,Purchase to Payment,前面一个P流程已经走完了。但还有另外一点,尤其在集中管控的模式下,一个业务分部的合理应付款,不一定代表站在整个公司甚至整个集团角度,这笔应付款是合理的。也就是说,Payment不能按某个业务板块的业务来看,更多应站在整个公司实体角度去审视,把供应商看成一个整体。
3、这笔钱由谁付?现在的主流是集中模式,资金支付一般都在公司层面,而不会到业务分部。也就是说,可能某个业务分部账能力支付资金(可能是实体的银行账户,也可以是在资金中心的虚拟账户),但公司应该履行和供应商签订的法律义务,代付这笔钱,事后通过系统,把业务分部的资金占用,记录下来,用于考核,或者用于日后业务分部间内部结算。
4、这笔钱怎么付?这个问题基本不是问题,支付方式属于一种理财手段,所和我们所讨论的东西基本不相干。
站在主流的业务角度看,付款时所要考虑的东西,其实不应该再是业务交易层面的东西了,而更多要站在支付风险控制和资金运作效率的角度。
LZ,为了一个分部报告,SAP在会计凭证上已经分开“条目视图”和“总账视图”。
可以认为条目视图就是业务视图,和其他模块集成的。
总账视图,仅仅是总账会计自己玩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