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一下我心目中的“高级”,这是我对自己的定位,当然我想每个人的目标都不会一样的
1、要有兴趣。不然纯粹靠坚持,会活的很累。
2、要有耐心。很多问题,要反复的做实验,才能发现平常发现不了的东西。
3、要有刨根问底的决心。能搞清楚的,一定要搞清楚。不能搞清楚,也要想办法去搞清楚。在你沿一个问题究追猛打时,就算最终还是没弄明白原先的问题,但至少,你可以复习很多知识。
4、需要时间与环境。以上三点都具备后,还需要有真实的环境。这样通常有个三四年经验,就是一般人心目中的高手了。但其实这时还不是,道理很简单,就像技工一样,经验丰富只代表是一个熟练工人,此时距离“技师”,还需要最后一点。
5、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各种相关知识(比如应用程序、主机、存储、网络),此二者缺一不可。
一般人很容易忽视最后一点,扎实的基础知识,使你可以深入的学习,广博的相关知识,可以扩宽你的思路。
程序行业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相比DBA更为成熟一些,很多问题的答案,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早些年,对于什么是“编程高手”这样的问题,也曾经吵的沸沸扬扬。我们就以程序员为例,现在大家都认可的是,通常使用一门语言两年左右,也就是有两年经验,就可以对这门语言非常的熟悉。但此时还不能算是“高手”,只是熟练的代码工。就像你每天使用 for( i=0,j=0 ; i<100 ; i++ , j+=i) 循环,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循环背后,意味着什么,那么,此时你也就是有经验的熟练代码工,而不是“高手”。
当然有可能是我对“高手”的定义下的有点“高”了,可能有很多人都会觉得,做到前4点,特别是第4点,那么这就可以算是高手了。
补充一点,做为高手,要有对抗压力的信心,这也很重要。我所负责的第一个应用上马时,我还记得整个上午都处在紧张状态中。一听到电话响,不自觉的心嘭嘭直跳,总怕是反应问题的。慢慢的时间一长,也就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