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帖由 骑牛后卫 于 2008-5-23 08:47 发表 ![]()
我还真是不明白楼主的用意是什么。
赶观来看,对领料、调拨做了一个类似“采购倍量”的规则。
我的问题是:这样做了后,就能提高现场管理吗?
楼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我猜想老李的问题要达到2个目的:
1.简化物料领用作业:
对于卷材/线材/金属块材/包或瓶装等物料来说,可能多属于通用料件,多张订单要使用,如果严格按照订单所生成工单开单领料,无疑会导致领料作业变得很繁琐;况且这些物料领用时也只能按照包装单位来领,比如一桶.所以合并多张订单或多张工单用量进行领料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想法.
2.要对领料进行控制,使其在物料控制范围内.
02年我们就遇到这个问题,化工原料种类不多,就千多种,不过由此组合成的配方却很多,基本上很多不同配方里都有相同的东西,在未上erp的时候,由于是手工计算,生产多张订单,一次只需要几张领料单就解决问题;可上ERP后,每张工单都需要领料单,导致领料单数量呈10几倍上升(这工作量十分巨大);后来忍无可忍,就自己写了一小程序,用来处理从订单或工单自动生成调拨单,可选择多张领料未完成订单或工单,选定仓库,系统将自动生成调拨单,将物料由材料仓调拨至车间仓库;而后入库后再倒冲扣料.
此举虽然简化了领料作业,但还是会有不良后果:
1.由于工单用料必须等到入库后扣料后才能反映,所以不能真实反映生产状况.
2.数据量过大,扣料单据过多(比如我们,多的时候一个月居然有上万张入库单需扣料),系统很难承受,易出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