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jinguanding 于 2008-6-5 08:54 发表 ![]()
RAID5写一次数据需要1次读I/O和4次写I/O所以性能差点,但是廉价经济
我们做DBA的,应该需要对这些知识懂,有时间我来学习与整理下(目前缺乏这方面的操作经验,多是策划好,让系统组人做,公司规定,DBA不准碰系统),
RAID0读写速度快,RAID1的稳定性更好,容错能力强,要是能用RAID10就更强,综合前两者
反正有250G,若数据库在一个相当长时间(比如5年为一个阶段),最多到50G,我觉得可以考虑RAID10,这样可以更好的性能与容错能力
或者RAID0+RAID1,吧数据文件放在RAID1上,日志文件(事务日期,系统日志等)放在RAID0上
我现在手头上就6个sata1的硬盘
当然最好是保证性能和安全性
最近做了很多实验,由于用的是Bios RAID(fakeRAID),在linux下没法实现
只好考虑linux下面的软件RAID了,性能肯定会打很大的折扣
这中情况下,就只好来考虑安全性了
目前想法是:
方案1
1)前面两个硬盘做软件RAID1,上面安装CentOS5.1 (已经试验成功两个硬盘之间如果有任何一个失效的情况下是可以重建软RAID)
2)后面4个硬盘做软件RAID10,存放MySQL数据文件
方案2
1)前面两个硬盘做软件RAID1,上面安装CentOS5.1
2)后面4个硬盘做软件RAID5,存放MySQL数据文件
两个方案的RAID1都是安装CentOS5.1和存放MySQL Log以及MySQL的备份
优劣比较:
方案1的好处是RAID10的写速度明显好于RAID5,读取的速度差不多(作试验室测试过)
方案2的好处是多个热备盘,在万一没有检查到硬盘掉线的时候会自动补上
现在还在实验,如果采用方案2,想法将那个热备盘同时作为RAID1和RAID5的热备
在任何一组RAID有硬盘掉线是都可以及时补上
查料下mdadm的资料,利用spare-group功能应该是可以的
[ 本帖最后由 ruochen0926 于 2008-6-5 11:4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