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据我所知,SAP的标准流程是处理不了你所说的情况的。
在实际运作中,替代有几种情况.
1. B代替A. A将退出历史舞台, B完全替代A. 这情况在MRP View里设定discontinued parts。SAP称之为取代.
2. A B 两种料可以互相代用。如何代用由PMC确定
3.A B 两种料在一种产品中可以互相混用,当A库存不足,用B代替。但在另一种产品中B不可以代替A。
4.A B 两种料完全可以混用。
Sap真正用于代用的,是对于2.3.4 这些情况下的,sap是通过在Bom各款料下建立alternative组实现的。在sap的Bom Alternative Item Data中, 最主要的参数是strategy. 如果设为1 (Manual maintenance/by usage probability),优先级不起作用。系统无论是在Product order作ATP时还是MRP时,都是按使用百分比来计算的。比如总需求是1000的情况下,如果设定A 80%, B 20%, 系统会计算出A的需求为800, B的需求为200.
如果设为2 (Withdrawal if 100% availability), sap在作product的ATP检查时,会先找优先级最高的物料,如果库存不足,则找次优先的料,直到找到库存足够的为止,如果主料与代用料都库存不足,则需求仍会放在主料上。但是系统却不会根据库存情况去自适应的作分配,比如需求是1000, A库存为700, B为300, 在这情况下会将需求1000放在A上, B的需求为0, 而不是A分700, B 分300.
对于上面说的第2种情况, 最好是采用strategy = 1 , PMC手工调整用料的用量。
对于上面所说第3 种情况, 可采用strategy = 1,将A设为100%, 在生产时作修改,因为对应这种情况,在MRP运算时,A B要一定独立开,由于在另一些产品B不可以代替A, 那么在Product order被消耗的B料则需要补充过来。考虑到实际情况,sap确实没有好的办法。比如ROHS料,X产品一定要ROHS才可以(料B),但Y产品不需要ROHS(料A),但在料A库存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先借用ROHS料(B)用,但是 Y产品借用的ROHS代用料并不是你看到自己没库存就可能直接去用代用料的,要考虑X产品的情况,毕竟X产品不能用A料.你的非ROHS产品把B料都用完了让人家ROHS生产线喝西北风啊。所以,最好是人工干预。
对于上面所说第4 种情况, 采用strategy = 2,相对合理,但是sap却不能做到大多数人所想的那样, 先按优先级,在优先级不足的情况下根据库存,自适应地去分配各代用料的需要量。所以建议采用一个Part No来解决。
当然,由于管理或其它原因,需要分开不同的Part No, 则可以用MPN (manufacturer part no)来解决。在公司内部(MM / SD/ PP)采用一个Part No, 但是采购时采用manufacturer part no. 在这里,manufacturer part no虽然也是一个Part No, 但是却只能用在采购上,在Bom /Product Order /仓存中不能使用。
在SAP 的 A&D产品中,MPN可以作为一个正常的零件用在SD 、MM、PP中,作为可互换件来处理,互换件是通过在material master data中集合在一个‘FFF’class来实现的,SAP可以在ATP /MRP 中自动完成零件互换。也就是说,在主料计算MRP时,当替换件(MPN)有库存时,MRP会自动扣减,不会再出Pr或Plan ord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