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实在的,现在的关系型数据库也还没有达到当时定义的境界;
1.存储数据 ---这一步从一开始是Ok,直到现在;
2.实时地访问和提取数据 ---这一步在近阶段才有了改善;那也是在各数据库开发商提供了外围软件的支持,也就是内存数据库,才有所改观;
也就是说现在的真正的关系型数据库是,传统的数据库加上内存数据库;
内存数据库的兴起,也是由于操作系统和CPU都采用了64位的技术,不在受到OS对4G容量内存的限制,又采用了实时操作系统技术;硬件的条件已经大幅提升的条件下,才诞生了内存数据库;
未来,OS和CPU都采用了128位的技术后,那数据库也应该有大幅的提升,否则如何跟上他们的步伐?
因此,在如此的背景下,下一代的数据库,就必须有革命性,时效性(快速索引和提取数据的能力),自动维护,自动管理(包括数据优化,数据智能等);
当然,我也不会说,现有的关系型数据库就会被淘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