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lone1998

供应链遇上SOA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195
管理团队2007贡献徽章
日期:2007-09-26 00:03:14信息化板块选型征文获奖徽章
日期:2007-09-07 11:21:25信息化板块选型征文参与徽章
日期:2007-09-07 11:22:27ITPUB北京香山2007年会纪念徽章
日期:2007-01-24 14:35:01ITPUB元老
日期:2007-05-11 14:09:35ITPUB北京九华山庄2008年会纪念徽章
日期:2008-01-21 16:50:24玉石琵琶
日期:2007-01-25 16:53:11铁扇公主
日期:2007-08-15 17:18:03嫦娥
日期:2007-08-15 17:19:15紫蜘蛛
日期:2007-08-15 17:19:39
21#
发表于 2007-8-29 16:5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fangding 发布
[B]我所指小打小闹意思是指那些在scm上采取跟随战略的企业,与之对应的是通过scm创新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所谓创新是指的是创造出以前不存在的商业模式或者运营方法,SOA会提供这样一个机会

AA的定量测量当然是个正在研究的问题





[/B]


这么说来,是SOA成就了供应链咯?!

另外,“跟随”有两种理解:
一种是,链内企业跟随链主完成供应链管理
另一种是,一条供应链模仿和学习另一条供应链。

兄台指那种?抑或有第三种说法?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22#
发表于 2007-8-29 19:06 | 只看该作者
IT是商业模式的使能器,没有IT的进步,ERP,CRM,SCM通通不会有,SOA是新发展的IT的一项,它也能使得一些以往不存在的商业模式成为可能

SOA听起来是技术,但本质上是一种业务和技术共同发展的产物,它体现了业务和技术的紧密互动关系,为此IBM提出了servcie science的概念,将其又提升到了一个高度

SOA对于业务和组织有着密切的影响,目前看来很重要的一个就是CBM,前文说过了,这是向FMS学来的一个实现供应链柔性的重要因素,SOA和CBM的结合对于柔性是很大作用的。关于SC柔性,罗嗦两句,sc柔性包括offering flexibility和parter flexibility,,他们和IS的advance structure有密切关系,即信息和过程的结构化/模块化。关于这一结论已经有顶级期刊的实证结果检验

最后,IT技术到底重要不重要?我有两个观点,1)未来,一定是不重要的,这一点我同意“IT oesn't matter"的观点。2)但目前由于IT技术还在急速发展,所以关注新技术带来的机会是有必要的,RFID,SOA,wi-i甚至魔兽世界的虚拟现实技术都会带来机会

就国内大多数企业做SCM的情况而言,我同意xiaohui的观点,管理/组织问题是更为重要的

呵呵,欢迎讨论







最初由 小辉 发布
[B]

这么说来,是SOA成就了供应链咯?!

另外,“跟随”有两种理解:
一种是,链内企业跟随链主完成供应链管理
另一种是,一条供应链模仿和学习另一条供应链。

兄台指那种?抑或有第三种说法? [/B]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4
2008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08-02-13 12:43:03生肖徽章2007版:虎
日期:2008-04-16 21:19:10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1-04 11:51:22鲜花蛋
日期:2012-06-28 10:17:59
23#
 楼主| 发表于 2007-8-30 23:56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懂技术的去理解业务是比较容易的,而要业务去理解什么是OO、SOA就很困难了,一个优秀的理解技术(主要是OO,SOA和OO一脉相承)的程序员,有实施、设计经验后,肯去想肯去学懂了业务后,他能规划出一套不错的软件模型来,他用对象的思维去分析信息流的每个环节,他能知道委托物流公司发货一定涉及多个对象,而让业务人员来描述一般会说我把东西给他他给我个收条,隐藏了很多细节。信息技术,他会冷冷的分析每个环节,能发现管理上的问题(我认为,如果软件中的信息流都走不通,那么一定是管理流程有问题),当整个过程都分析清楚了,一套很好的SCM软件架构(可能是SOA的,也可能不是,但至少是OO的)就出来了,它也是能满足管理(也可能改变管理),可操作的。而我们的SCM业务人员,一向都很轻视技术人员的意见,一句“你不了解实际”就给否定所有的意见,技术总是为管理服务被管理强奸,被业务员的意见冲击得面目全非,谈不上整体架构。软件公司也没有改变管理的信心和勇气,总是在“实现管理”。或许,这就是大家觉得SCM中业务与管理比技术重要的原因吧。不去分析技术可以做到的,不能做到的,失去技术带来的促进机会,也就失去发展的机会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95
管理团队2007贡献徽章
日期:2007-09-26 00:03:14信息化板块选型征文获奖徽章
日期:2007-09-07 11:21:25信息化板块选型征文参与徽章
日期:2007-09-07 11:22:27ITPUB北京香山2007年会纪念徽章
日期:2007-01-24 14:35:01ITPUB元老
日期:2007-05-11 14:09:35ITPUB北京九华山庄2008年会纪念徽章
日期:2008-01-21 16:50:24玉石琵琶
日期:2007-01-25 16:53:11铁扇公主
日期:2007-08-15 17:18:03嫦娥
日期:2007-08-15 17:19:15紫蜘蛛
日期:2007-08-15 17:19:39
24#
发表于 2007-8-31 08:1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alone1998 发布
[B]我觉得懂技术的去理解业务是比较容易的,而要业务去理解什么是OO、SOA就很困难了,一个优秀的理解技术(主要是OO,SOA和OO一脉相承)的程序员,有实施、设计经验后,肯去想肯去学懂了业务后,他能规划出一套不错的软件模型来,他用对象的思维去分析信息流的每个环节,他能知道委托物流公司发货一定涉及多个对象,而让业务人员来描述一般会说我把东西给他他给我个收条,隐藏了很多细节。信息技术,他会冷冷的分析每个环节,能发现管理上的问题(我认为,如果软件中的信息流都走不通,那么一定是管理流程有问题),当整个过程都分析清楚了,一套很好的SCM软件架构(可能是SOA的,也可能不是,但至少是OO的)就出来了,它也是能满足管理(也可能改变管理),可操作的。而我们的SCM业务人员,一向都很轻视技术人员的意见,一句“你不了解实际”就给否定所有的意见,技术总是为管理服务被管理强奸,被业务员的意见冲击得面目全非,谈不上整体架构。软件公司也没有改变管理的信心和勇气,总是在“实现管理”。或许,这就是大家觉得SCM中业务与管理比技术重要的原因吧。不去分析技术可以做到的,不能做到的,失去技术带来的促进机会,也就失去发展的机会 [/B]




说的很朴实和中肯。国内很多软件公司和从事业务的公司都是重实现,轻分析。直接用coder和业务做接口,导致是两个思维世界的东西进行交流,对问题的把握自然不会接近问题的实质。这也就是为什么软件开发过程中,要独立出系统分析这个岗位的原因。

如果再要深层次的挖掘国内为什么是这种情况,那讨论范围就大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25#
发表于 2007-8-31 16:20 | 只看该作者
总之,真正懂得管理 和 IT的人是很难得的
两者的思维方式很不一样


最初由 alone1998 发布
[B]我觉得懂技术的去理解业务是比较容易的,而要业务去理解什么是OO、SOA就很困难了,一个优秀的理解技术(主要是OO,SOA和OO一脉相承)的程序员,有实施、设计经验后,肯去想肯去学懂了业务后,他能规划出一套不错的软件模型来,他用对象的思维去分析信息流的每个环节,他能知道委托物流公司发货一定涉及多个对象,而让业务人员来描述一般会说我把东西给他他给我个收条,隐藏了很多细节。信息技术,他会冷冷的分析每个环节,能发现管理上的问题(我认为,如果软件中的信息流都走不通,那么一定是管理流程有问题),当整个过程都分析清楚了,一套很好的SCM软件架构(可能是SOA的,也可能不是,但至少是OO的)就出来了,它也是能满足管理(也可能改变管理),可操作的。而我们的SCM业务人员,一向都很轻视技术人员的意见,一句“你不了解实际”就给否定所有的意见,技术总是为管理服务被管理强奸,被业务员的意见冲击得面目全非,谈不上整体架构。软件公司也没有改变管理的信心和勇气,总是在“实现管理”。或许,这就是大家觉得SCM中业务与管理比技术重要的原因吧。不去分析技术可以做到的,不能做到的,失去技术带来的促进机会,也就失去发展的机会 [/B]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TOP技术积分榜 社区积分榜 徽章 团队 统计 知识索引树 积分竞拍 文本模式 帮助
  ITPUB首页 | ITPUB论坛 | 数据库技术 | 企业信息化 | 开发技术 | 微软技术 |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 | IBM技术园地 | 行业纵向讨论 | IT招聘 | IT文档
  ChinaUnix | ChinaUnix博客 | ChinaUnix论坛
CopyRight 1999-2011 itpub.net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未成年人举报专区 
京ICP备16024965号-8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151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4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