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着生产排程软件不断深入开发,我们能在排产软件市场上见到很多最新的排产功能。此时,企业应如何对比和鉴定生产排程排程软件,才能赶上技术的不断变化?企业的鉴定方法无疑需要不断升级,因此北京东方小吉星公司提出的沏茶模型也在与时俱进,以下就是最新升级版的沏茶模型。它仍然保持了简单、形象、快速手算出结果的特征,同时其难度更进一步加深,对任何一家排产软件都不可能轻而易举地实现。它与饭局模型、运动会模型结合,可以很好鉴定排产软件的核心功能。
沏茶模型问题——BOW(BILL OF WORK):
一次会议将于8:00开始,需要组织人员给与会者沏茶和冲咖啡。总共需要完成的任务有以下:
(1) 买茶叶,20分钟;逻辑关系:买完茶叶才能沏茶;需要资源:自行车、张三;投入物料:无;产出物料:茶叶1斤。
(2) 生火,5分钟;逻辑关系:生火结束以后才能烧水,而且必须没有间隔时间连续进行;需要资源:炉子、李四。投入物料:煤2斤,产出物料:无。
(3) 烧水,10分钟;逻辑关系:烧水完后才能沏茶和冲咖啡;需要资源:水壶、王五;投入物料:无;产出物料:开水2斤
(4) 洗杯子,5分钟;逻辑关系:洗完杯子才能沏茶;需要资源:杯子、李四;投入物料:无;产出物料:杯子100个。
(5) 沏茶,5分钟;逻辑关系:买完茶叶、烧完开水、洗完杯子才能沏茶,而且烧完开水必须立即开始沏茶;需要资源:水壶、张三;投入物料:杯子50、茶叶1斤、开水1斤;产出物料:茶水50杯。
(6) 冲咖啡,8分钟;逻辑关系:洗杯子、烧开水以后才能冲咖啡,而且烧完开水必须立即开始冲咖啡。需要资源:张三;投入物料:杯子50、开水1斤、咖啡0.5斤;产出物料:咖啡50杯。
传统基础问题如下:
(1) 最短多长时间可以完成全部工作。每个工作应在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2) 总共需要投入哪些物料?投入多少?何时投入?产出哪些成品?何时产生、产生多少成品?
(3) 在没有其他工作存在的情况下,要求最短时间完成全部工作,哪些工序的时间不能有任何变化?哪些工序的时间可以有变化,变化的范围是多少。
(4) 从哪些工作步骤入手可以减少整个工作时间。
(5) 如果必须在生火开始2分钟后才能开始烧水工作,以及如果必须在生火结束才能开始烧水工作,整个计划如何改变?
(6) 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全部工作的前提下,李四一共有多少种工作安排方式?每种方式下整个工作计划如何改变?
(7) 如果一共只有2个人,而且这2个人可以干以上所有工作,如何安排?如果买茶叶和洗杯子必须由同一个人人来完成,如何完成?
(8) 如果连续两次或者连续多次进行相同的沏茶工作,给定一个开始时间8:00,多次计划中的每道工序应如何安排?
(9) 如果烧开水与沏茶和冲咖啡之间不要求必须连续进行,最短时间如何改变?如果烧开水与沏茶之间最小间隔2分钟的时间,最短时间如何改变?
(10) 如果从8:00开始煤的库存数量变化如下:
时间8:00 数量: 1,描述: 此时的剩余数量
时间8:30 数量: 3,描述: 入库2斤
时间9:00 数量: 0,描述: 用掉3斤
时间10:00 数量: 4,描述: 入库4斤
时间11:00 数量: 2,描述: 用掉2斤
问:8:00开始沏茶工作,在不能增加煤的供应的情况下,工序时间如何改变?在允许增加煤的供应的情况下,如何提出煤的供应计划?
(11) 任何一道工序的工作时间发生变化,软件能否很快计算出最短时间、所有工序开始结束时间如何改变?
升级问题如下:
(12) 在8:10-20李四要去取报纸,其优先程度为50;8:20-8:30张三要去接一位重要领导,其重要程度为60。此时要求沏茶从8: 00开始,其重要程度为55,包括取报纸和接领导在内的所有工作应如何安排和改变?如果沏茶重要程度为40、70,情况又如何变化?如果计划的下达顺序在沏茶、取报纸、接领导之间任意组合,结果将会如何?
(13) 在第11问的基础上,所有计划已经安排好,但是由于炉子发生故障,生火时间预计将延长10分钟,沏茶各工序是否会受到影响?所有工序如何应对和改变?取报纸和接领导等其它计划是否会改变?如何改变?
(14) 张三和李四同属外勤小组,此组内有5个人,所有人之间可以互相代替工作。洗杯子工序需要外勤组出一个人,首选是张三、其次李四,软件在排产过程中能否处理此种情况?
(15) 如果洗杯子工序的要求是:外勤组出尽可能多的人,只要当时处于空闲状态,没有其他任务的组员都自动参加洗杯子。洗杯子的工序时间按照人越多时间越短计算,分别计算如果外勤组有2、3、4、5个人空闲,则整个计划如何完成?
(16) 洗杯子工序允许工作过程中临时停止,工作人员可以中途停止先去完成其他工作,之后回来继续完成洗杯子工作。考虑到洗杯子的李四中途去执行其他任务,洗杯子工作如何完成?整个沏茶工作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17) 张三、李四、炉子各有自己的作息时间,最后的工作计划是否自动符合他们各自的作息时间。
(18) 在8:00预计锅炉房仍有一定数量的开水,届时可能够用也可能不够用,如果够用就可以取消生火烧水的过程,不够用也可以缩短烧水时间,此情况前一天晚上19点就可以确定,作业计划是否能考虑到这个因素自动进行改变。
(19) 沏茶需要在一天的10:00、12:00、14:00、15:00、16:00等多个时间进行,而买茶叶和烧开水只需要进行一次,不必与沏茶一起多次完成。问计划如何制定和下达?
(20) 如果在洗杯子的工作时间已经进行到50%的时候,现场工作人员反馈的信息表明此时的实际工作进度只完成25%,软件能否预测工序如何推迟,将对其他工序造成怎样的影响?如果有影响,根据计算结果做出预警。
(21) 只有有权限的人员才能操作烧水流程的记录;烧水过程需要记录水质鉴定结果、记录水温、记录水壶的性状等技术参数;烧水人员还必须随时能看到企业针对烧水专门制定的SOP标准操作流程;统计结果需要反映出多次烧水的水温、水质变化趋势和做出下期预测。
简单分析:
为了喝茶,要去买茶叶,还要生火、烧水、洗杯子,然后才能沏茶和冲咖啡。这么简单的几样工作,但是其中包含了很深刻的生产管理理论,可以说所有企业在生产管理上的需求都可以用这个沏茶模型加以说明,所以它可以做为一个标准的鉴定模型,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沏茶模型有两个最关键的特性。
首先,整个沏茶过程形成一个工艺流程,比如买到茶叶才能沏茶,烧开水才能冲咖啡,这样多个工序之间的内在关联把它们组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网络构架。而不是分别去干几件不相关的事情,也不是按照一个简单的顺序逐步完称,这是多数企业生产过程的关键特征。因此,生产排程才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我们也才有必要对此进行计算和计划。否则,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就满足所有的要求了。
其次,‘资源’在模型里起到关键作用。按照约束理论,任何系统必然存在一个约束,否则一个系统的产出或者是无穷或者是0。那么在生产系统中,最关键的约束就是资源能力的限制。在这里比如烧开水的炉子的数量、烧水的速度、生火和洗杯子是否有足够的人手来干,很显然在不同的资源能力和资源安排下沏茶模型会有不同的解。
所有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找到‘计划’,这个‘计划’必须满足工序之间内在的关系,还要满足资源的约束,这是最基本的。更重要的,是‘优化’,以上所有的问题几乎都有‘可行的’和‘优化的’不同回答。无疑我们的目标是‘优化解’,‘可行’是手工管理的追求,不是计算机软件的目标。
对传统基础问题的回答是排产软件最基本的功能,最主要的是25、28、26等几个不同的解,与饭局模型、运动会模型等问题一致。已有很多文字详述,此处不再重复。经过升级的主要关键点是以下:
1) 计算一个工序的变动造成其他工序和整体计划的连锁变化,对应企业的实时生产调度和计划的不断变更。
2) 计算在不同的重要程度(优先级)的情况下,资源如何合理分配。对应企业接到不同重要程度的订单,如何完成插单,如何优化资源、合理安排生产的问题。
3) 资源的多种组合给生产带来的变化。合理的组合是排产的前提。对应有很多可用的资源、人员和设备,需要在排产中进行合理分配和组合的企业。
4) 工序的离散和流程属性给计划带来的改变。对应一些机械加工、电子等纯离散型企业的独特要求。
5) 分级建模对企业不同物料不同批量的处理方法。对应比较大型企业,生产周期长,原料和半成品多,前后批量不一致的排产。
6) 对生产过程的监控、预警、记录和统计分析。这是所有企业生产管理的必然需求和重点。
对一个特定的企业来说,并非以上所有问题都是重点,对各类不同生产型企业有不同的侧重点,企业只要重点考察其中的一部分功能即可。但由于沏茶模型的简单易行,建议企业在软件演示的时候,用半天左右的时间全面考察以上所有问题的计算结果。软件的功能越全面越有升级换代的潜力,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管理不断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