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初由 iesim 发布
[B]如果只有摧枯拉朽或者起死回生的效果才叫做起作用,估计没有任何一个管理工具可以叫做有用,包括ERP在内。而且一些企业没有发现应用价值不等于没有企业发现价值,只能说这些没有发现价值的企业就如同果园里的绿苹果,还需要时间等待。
仿真本来就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它的出现与渐进式持续改善的理念相通,当一个现象或者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时候,先行一步的人必然面临着困惑,因为市场还没有提供更多的机会;但同时也意味着机遇,等所有人都炒作的时候,又会面临过剩的困惑。
对于所有毕业的学生,把仿真当作像英语四级一样的综合素质的一部分比把它当作唯一的谋生手段在中国的现阶段更恰当。
同时,无论客观与否,在中国未来几年内,会有多少企业采用正版的十几或者几十万元的昂贵仿真软件?学生就业的困惑在很多时候是由学校造成的,学生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权。所有仿真软件在学校的低价造成了选择的错觉。由老师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决定了很多学生未来的方向。而老师选择的依据有时和自身的课题、出去揽项目的需要等联系在一起,并不是完全为学生真正考虑。因此,我认为学生在学习仿真时,不必专精于一个软件,多去了解各种软件的长处,然后将仿真的建模思路和系统改善的原理结合在一起。即使不能用它来找工作,也可以培训自身解决问题的敏锐性。 [/B]
领教了
摘录下来
呵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