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quhp1978

质量管理实践研修教程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37
2014年世界杯参赛球队:墨西哥
日期:2015-05-19 13:12:21懒羊羊
日期:2015-03-20 13:29:14美羊羊
日期:2015-03-21 08:13:58ITPUB长老会成员
日期:2015-05-07 15:11:10秀才
日期:2015-07-29 15:08:59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9-12 15:36 | 只看该作者
在没有准确把握“事实”的情况下就采取各种对策,会导致效率极差,成功率很低的结果,有时这些对策造成正好相反的效果或副作用,后果十分严重。(例如在QM工作时,委托加工杠杆式滑动电位器在焊接工序曾出现焊点脱落导致接触不良,最初以为是元件没有插入到位,在安装时用力导致脱落,所以采取对策时只对作业人员进行要求并对安装焊接工序进行适当改善,但以后的批量还是在客户处出现异常导致反馈。经确认,最终的原因是因为购买的国产焊锡含铅量太多,导致焊锡熔点变高,而电烙铁温度没变,造成焊接不良。)
2.        注意分散性
质量管理就是与分散性做斗争,努力制造均一的产品。
为什么会出现分散性呢?(看图)
1)        例如铆点高度等尺寸普遍偏高时,可以适当调整设备以达到要求,当然也有些设备设计之初就可能存在平均值偏离,因改造费用较高,在品质可接受的情况下有时也不做调整。
2)        分散性大时,由于因素较多,首先要弄清造成分散的原因再逐项改善。
3)        不可避免的因素是指所有能固定的因素全部固定但仍然存在的系统偏差。---群内变动。
4)        由于机械、方法、材料和人员不固定造成的分散性是我们要克服的----群间变动。
3.什么是标准化?
标准化         *明确表示希望实现并维持某种状态; *所有有关人员都能够准确领会; *通过这些人员的正确实践; *实现和维持某种状态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37
2014年世界杯参赛球队:墨西哥
日期:2015-05-19 13:12:21懒羊羊
日期:2015-03-20 13:29:14美羊羊
日期:2015-03-21 08:13:58ITPUB长老会成员
日期:2015-05-07 15:11:10秀才
日期:2015-07-29 15:08:59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9-12 15:37 | 只看该作者
◆        标准化的五项原则
1)        明确“必不可少”的条件。---应当具备的状态。如设备的各种
                              参数设定必须有依据。
2)编制易见、易读、易记的标准书。--青岛松下作业指导书较为齐备,但有的显得较为繁锁,重点不太读出,不易看、记。
1)        进行教育培训
把与标准书有关的实物与标准书的内容对照教、学。----对相关作业人员的培训是我们公司相对较为薄弱的环节,很多人都知道大体应该怎样做,但对为什么这样做却不理解,这一点对于一个快速发展的公司是不利的,它很可能导致人才青黄不接,并且可能导致品质事故的发生。
2)        建立检查体系
定期检查工作是否按要求进行操作,对于违反规定的要及时进行纠正。(当然,有可能有些操作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可以通过提案改善的活动提出,但在结论之前,必须维持原来的标准。)---我觉得制造课的班长有必要对自己的各个工序建立起这么一个体系,因为从内审到日常巡查都遇到作业者对作业指导书不清楚或未按要求操作的现象。
3)        进行标准书的修订
对作业指导书认为不当的地方应及时进行修改,同时还要定期检查和修正,如果总是一成不变,那么P-D-C-A活动不就处于停顿状态了。
◆        标准化的利与弊

利        1.        维持同一工作,稳定质量、成本和生产率。2.        同一工作的持续进行带来了大批量生产的效    益,使成本降低。

弊        1.        容易造成按既定标准工作的风气,有碍人们去思考问题;(QC、提案改善)
对策:1)并非要教育人们“遵守既定标准”,而是要充分理解、完
         全接受标准书的精神和背景。
2)        标准化的负责人要准确判断,间隔若干时间将标准大规模
   地更新一次,使进步发展与经济效益、稳定性保持平衡。
4.处理异常现象的措施和防止再发生
对我们制造而言,首先应该有一个反馈机制,一旦出现异常,工序相关人员能够马上获得信息,并报知上司。其次各工序的作业者都应对本工序的管理要点明确,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如果意识不到异常,将直接影响品质,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全面质量管理。再就是处理问题时要对事不对人,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地反映上来是最主要的,我们的做法可以使作业者有积极的态度将发生的问题暴露出来,而不是掩盖住。
(各工序往往都进行不良管理,但进行不良统计时有时会只注意不良品较多的项目,而忽视了不良数量少,但却很重要的项目。如轻触开关的不动作、导通不良以及其它产品的耐压不良。)
教材案例:(P24)
异常处理的早晚,是表示QC水平高低的指标之一。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37
2014年世界杯参赛球队:墨西哥
日期:2015-05-19 13:12:21懒羊羊
日期:2015-03-20 13:29:14美羊羊
日期:2015-03-21 08:13:58ITPUB长老会成员
日期:2015-05-07 15:11:10秀才
日期:2015-07-29 15:08:59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9-12 15:37 | 只看该作者
防止问题再发生的四项措施。
1)        清除所有的次品;
2)        查明发生次品的原因,并加以改善;
3)        明确找出发生次品的管理方面的缺陷,使之标准化。
4)        建立检查机制,随时了解遵守标准的情况。
在我们公司,出现异常后,大家的反映往往都很迅速,上述1)、2)项能很好的完成,但后面两项往往流于形式,这是我们需要改善的,因为再稳定的生产环境有时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异常,但如果出现异常不能够在管理方面进行改善的话,以后的问题仍将不可避免。
5)QC的实施流程     10个步骤(QC小组已进行了详细讲解)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37
2014年世界杯参赛球队:墨西哥
日期:2015-05-19 13:12:21懒羊羊
日期:2015-03-20 13:29:14美羊羊
日期:2015-03-21 08:13:58ITPUB长老会成员
日期:2015-05-07 15:11:10秀才
日期:2015-07-29 15:08:59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9-12 15:37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明白几个定义:
检查
恰当而明确地决定判别好坏的标准;
对产品进行试验,弄清它的质量情况;
比较判别标准与试验结果,决定产品是否合格。
检查分类:
全数检查----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不合格品率超标且漏检会造成
            重大后果时,必须采用逐个检查。
免    检----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确信不合格品能够杜绝时,可以
            采用无试验检查。
抽样检查----允许一定数量的不合格品存在,生产过程不够稳定,
            有时会出现不合格批,需要采用抽样检查,判定批质  
            量合格还是不合格。
全检采用的场合:
a)        过程不能保证达到预先规定的质量水平,不合格品率大时。
b)        不合格品漏检有可能造成人身事故或对下道工序或消费者带来重大损失时。
c)        检查效果比检查费用大时,多采用全检。(例如能用检查效率高、精度稳定的过—止量规检查时)
QMCOM全检一般都针对产品的某种特性,如TTP外观检查、轻触开关的导通检测等。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37
2014年世界杯参赛球队:墨西哥
日期:2015-05-19 13:12:21懒羊羊
日期:2015-03-20 13:29:14美羊羊
日期:2015-03-21 08:13:58ITPUB长老会成员
日期:2015-05-07 15:11:10秀才
日期:2015-07-29 15:08:59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9-12 15:38 | 只看该作者
免检采用的场合:
a)生产稳定,对后续生产无影响,质量控制图无异常的有限批
   的试验省略时;
b)国家批准的免检产品,质量认证产品无试验买入检查时;
c)长期检查质量优良,使用信誉高的产品。

抽样检查采用的场合:
a)        破坏性检查全检不允许时;
b)        间断交易,以往批质量情报不充分时;
c)        质量水平达不到,全检又没有必要,只对坏批进行全检。

抽样检查OC曲线

0%          1%           2%           3%
OC曲线反映了在抽样检查中,批量中次品数量与批量合格概率的关系。由上图可以看出当批量中的次品增加时,合格的概率就下降。
即便是次品率达到3%的劣质批量产品,抽检时也存在合格的概率。因此,通过抽样检查“保证没有混入次品”的说法根本不能成立。
*青岛松下品质保证课在受入和出荷检查时采取了抽样检查的办法,但由于抽取的样品占批量的比例较小,对于偶然出现的不良品发现较为困难,只能对整个批量或次品率较高的批量不合格进行有效监督,因此把质量完全寄希望品质保证部门的观念是极其错误的。而对受入品的工序验证和完成品的工序管理及控制是品质管理的重要环节。(附品质保证课的受入、出荷抽样标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37
2014年世界杯参赛球队:墨西哥
日期:2015-05-19 13:12:21懒羊羊
日期:2015-03-20 13:29:14美羊羊
日期:2015-03-21 08:13:58ITPUB长老会成员
日期:2015-05-07 15:11:10秀才
日期:2015-07-29 15:08:59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9-12 15:38 | 只看该作者
1.质量的 定义:  质量就是适应性、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        质量形成的四个阶段:
1)        要求的质量
2)        设计质量
3)        生产质量
4)        保障质量(售后服务质量)
3.质 量 管 理: 日本工业标准JISZ8101的定义—就是为经济
                 地制造出质量符合用户要求的产品的方法体系。
2.        质量与成本、交货期(Q、C、D)
Q   顾客满意的产品
D  交货期
C  用最低的成本实现Q、D,将顾客负担降到最低。
4.错误的观念:1)搞好质量就要增加成本,降低成本会或多或少
                  的削弱质量。
               2)质量管理只是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
3.        数据
1)        数据是反应事实的手段之一。“大约、差不多”等含糊的说法往往不能将问题表达清楚。
2)        数据都有其特定的环境,要清楚取得数据的条件。5W1H
3)        虚假的数据会造成错误的判断。
       *没有反映事物全貌,不完整的数据。
       *删掉对自己不利部分的数据。
       *无视异常之处的数据。
       *本性不明朗的数据。
       *采用与目的不符的方法得到的数据。
4.        分散性
质量管理上存在分散性,所以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与分散性做斗
争,努力制造均一的产品。
质量存在分散性的原因:材料的分散性
                       机器、模具的分散性
                       生产条件的分散性
                       人为造成的分散性
5.        什么是标准化?
*明确表示希望实现并维持某种状态;
*所有有关人员都能够准确领会;
*通过这些人员的正确实践;
*实现和维持某种状态。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37
2014年世界杯参赛球队:墨西哥
日期:2015-05-19 13:12:21懒羊羊
日期:2015-03-20 13:29:14美羊羊
日期:2015-03-21 08:13:58ITPUB长老会成员
日期:2015-05-07 15:11:10秀才
日期:2015-07-29 15:08:59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9-12 15:38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        QC七项工具的运用
种  类        形状        用途
检查表                收集数据,加以确认。经常用于检查员记录出现什么次品。
                项目        次数               
                次品AAAA次品BBBB次品CCCC                         
                               
排列图                突出重点,抓住重要的问题,采取行动。攻下位于前列的20%的主要问题,等于解决了全部问题的80%。
因果关系图(特性要因图、鱼刺图)                探究原因与结果的因果关系。它不属于事实阶段,只是一种意见,要进一步对事物进行确认。
直方图                                                                        把握数据的散差情形。根据数据的分布,可以一目了然地弄清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和改善。
                                                                       
                                                                       
                                                                       
                                                                       
                       
分层                        对数据进行分组,找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异。
                A        ○○○○○○○○○○○○               
                B        △△△△△△△△△△               
                               
散布图                                探究原因与结果间的因果关系。
                               
管理图                                了解工序的管理状态,对工序进行有效控制。保持正常的生产状态,出现异常及时发现,予以改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37
2014年世界杯参赛球队:墨西哥
日期:2015-05-19 13:12:21懒羊羊
日期:2015-03-20 13:29:14美羊羊
日期:2015-03-21 08:13:58ITPUB长老会成员
日期:2015-05-07 15:11:10秀才
日期:2015-07-29 15:08:59
18#
 楼主| 发表于 2006-9-12 15:39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章 生产现场的质量保证活动

1.为了保证质量,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使用优良的零部件、材料
   *正确的作业……作业指导书------  异常情况标明
                                  异常发生及时联系
   *正确的检查……检查指导书----  检查项目
                                  规格
   *使用运转良好的设备、工夹具-----设备事前、定期检查

2.管理工程图的使用
3.区分管理 ------ ○ 良品与不良品区分
                   ○  已检品与未检品区分
                   ○  免检品与非免检品区分
1.        防止异常发生,防患于未然。
*现场人员能够根据一些感觉不对劲或与平时有差异的现
象来发现问题,并能与上司取得联系,进行确认。
*防止马虎操作
从设备上改进以防止人为马虎因素造成不良。
防止马虎操作的几种类型:
         显示型------标记醒目颜色
     警告型-----亮灯或鸣笛(组装机)
     停止操作型-----产品不能移到下一工序
     不能误操作-----双制动开关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37
2014年世界杯参赛球队:墨西哥
日期:2015-05-19 13:12:21懒羊羊
日期:2015-03-20 13:29:14美羊羊
日期:2015-03-21 08:13:58ITPUB长老会成员
日期:2015-05-07 15:11:10秀才
日期:2015-07-29 15:08:59
19#
 楼主| 发表于 2006-9-12 15:39 | 只看该作者
质量管理实践研修内容及教程安排

1.        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
1)        什么是“质量”
2)        质量保证、质量管理、TQC的全貌(TQM)
3)        TQC与各部门的职能
2.        质量保证与检查
1)        什么是质量保证
2)        什么是检查
3)        全数检查
4)        抽样检查
5)        青岛松下所采取的检查方式
3.        QC七工具的运用
1)        检查卡                        5) 分层
2)        散布图                        6)排列图
3)          管理图                      7)因果关系图
4)         直方图                       8)事例及练习
4.        生产现场的质量保证活动
1)        确认正确的配件和材料
2)        正确的加工工具和生产设备
3)        正确的操作方法
4)        大量生产时的管理
5)        数据的收集与利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37
2014年世界杯参赛球队:墨西哥
日期:2015-05-19 13:12:21懒羊羊
日期:2015-03-20 13:29:14美羊羊
日期:2015-03-21 08:13:58ITPUB长老会成员
日期:2015-05-07 15:11:10秀才
日期:2015-07-29 15:08:59
20#
 楼主| 发表于 2006-9-12 15:40 | 只看该作者
添加内容:
1.        工序能力
1)        什么是工序能力?
2)        工序能力指数、标准偏差  及计算公式
3)        为什么工序能力指数CPK≧1.33,则说明工序能力高,工序稳定?
4)        工序能力与产品质量的关系。
5)        青岛松下产品初期流动时,工序能力的计算事例。
2.        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
1)        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特点
2)        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思想
3)        日本企业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
4)        日本全公司性质的质量管理
3.        国际质量管理比较
1)        各国质量管理的个性与共性
2)        美、日、欧质量管理的比较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TOP技术积分榜 社区积分榜 徽章 团队 统计 知识索引树 积分竞拍 文本模式 帮助
  ITPUB首页 | ITPUB论坛 | 数据库技术 | 企业信息化 | 开发技术 | 微软技术 |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 | IBM技术园地 | 行业纵向讨论 | IT招聘 | IT文档
  ChinaUnix | ChinaUnix博客 | ChinaUnix论坛
CopyRight 1999-2011 itpub.net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未成年人举报专区 
京ICP备16024965号-8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151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4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