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eaide

油价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456
ITPUB年度最佳版主
日期:2011-12-28 15:24:18马上有对象
日期:2014-02-19 11:55:14马上有钱
日期:2014-02-19 11:55:14马上有房
日期:2014-02-19 11:55:14马上有车
日期:2014-02-19 11:55:14ITPUB年度最佳版主
日期:2014-02-19 10:05:27优秀写手
日期:2013-12-18 09:29:09ITPUB社区千里马徽章
日期:2013-06-09 10:15:34ITPUB年度最佳版主
日期:2013-01-30 17:30:25版主9段
日期:2012-07-03 02:21:03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8-26 23:15 | 只看该作者
4、鼓励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前两次石油危机之后,西方各国作为应对石油危机的长远策略,纷纷鼓励节能技术的应用,加强了能耗管理,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日本政府于1979年专门制定了《节约能源法》,要求企业在保证同等产出的情况下,每年必须以1%的速度递减能源消耗。
  当前我国节能工作仍存在的问题:一是节能观念落后,二是政府节能管理机构明显削弱,节能管理人员大量流失,导致节能管理工作滑坡。三是节能的立法和执法存在明显缺陷。《节能法》执行不力,配套法规的制订进展迟缓;能源、经济、环境相协调的综合规划和决策体制尚待建立;节能决策和立法能力薄弱。四是缺少有效的经济激励制度。五是节能的技术创新能力弱。。
  解决当前节能中存在问题的关键,是政府推动和建立有效的经济激励制度。一是加强政府节能管理体系的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在节能领域的主要职能定位在:制订能源价格、税收等经济政策,强化市场信号;制订节能法规和标准;提供信息服务,包括公众宣传、能源审计、能效标识、教育与培训等;资助和鼓励节能技术研究、开发和示范;促进和协调各种节能组织的活动;政府机构自身节能。政府对能源的管理,应由能源供应为主转向终端消费,由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经济手段为主。
  二是建立和完善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建议推进能源价格市场化以及政府价格调控的科学化;节能投资项目实行税收减免或加速折旧的优惠政策;生产节能新产品的企业,应视同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三是建立终端用能设备能效标准和标识体系。
  四是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节能新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节能优先战略的关键,在于创造使节能与开发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促使节能在竞争中发挥其自身的优势。
  提倡节能,鼓励节能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并且大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才能更有效地应对油价波动的冲击。
  5、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开发新能源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新能源。在布什的能源报告中,强调了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必要性,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还将放松对核能的发展以及炼油行业的保护条例,以最有效地促进开发新的能源。报告还提出,今后10年内投入100多亿美元鼓励节能和能源开发,包括提供40亿美元减税来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
  日本环境省决定大力推广废弃塑料发电,今年在全国建立5个塑料发电设施,到2010年将废弃塑料发电设施增加到150个。废弃塑料发电将成为日本新能源的支柱之一。
  在欧洲许多国家,更广泛的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和风能等,成为一种潮流,出现了很多新兴产业。
  近几年,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替代能源和能源技术的发展,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尤其是环保清洁能源。我国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采暖和地热发电、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可以逐步具备与常规能源竞争的能力,有望成为替代能源。这些技术都有利于减排温室气体和保护环境。要增加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改变目前仍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结构,是我国今后能源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我国防范国际油价波动冲击的重要途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456
ITPUB年度最佳版主
日期:2011-12-28 15:24:18马上有对象
日期:2014-02-19 11:55:14马上有钱
日期:2014-02-19 11:55:14马上有房
日期:2014-02-19 11:55:14马上有车
日期:2014-02-19 11:55:14ITPUB年度最佳版主
日期:2014-02-19 10:05:27优秀写手
日期:2013-12-18 09:29:09ITPUB社区千里马徽章
日期:2013-06-09 10:15:34ITPUB年度最佳版主
日期:2013-01-30 17:30:25版主9段
日期:2012-07-03 02:21:03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8-26 23:16 | 只看该作者
油价上涨对交通运输行业影响不一  油价居高不下,交通运输行业将受到较大影响,对民航、海运和市内交通三个子行业的影响最大,而高速公路、机场和港口却几乎不受影响,仍然保持高速的增长势头。
  民航是受影响最大的子行业。从我国民航的成本构成来看,航空油料消耗占主

营业务成本的比重2000年为28.23%、2001年为27.58%、2003年约为27%,占总成本的比重(包括三项费用在内)在20%左右,是民航运输成本中最大的一块。
  从2005年3月16日起,航油价格已上调430元/吨,达到4160元/吨。由于竞争的加剧,民航企业不能把油价上涨导致的成本上升有效转移到消费者一方,甚至还要不惜血本打折来提高客座率。但打折带来的是民航运输需求的快速增长,需求的增长使民航企业资产使用效率提高,从而提高其盈利能力,民航企业业绩就取决于这两者的消长关系。
  从2005年头两个月的运营情况来看,民航总周转量和旅客运输量都保持在8%到9%左右的增长速度,根据测算,如果需求相对2004年不增长,而油价上涨,民航产业的利润将几乎全部被上涨的油价吞噬,民航产业整体的盈利为零状态,但也不会出现大规模亏损。
  如果民航运量增长10%,而油价保持目前4160元/吨到年底,南航、东航、上航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07元、0.13元、和0.10元,利润同比下降大致50%左右。如果油价有再次上调的可能,民航产业将陷入亏损的境地。
  虽然民航企业受到冲击,但是机场子行业由于其资源垄断的特点,不受油价的影响,可以完全享受到产业复苏带来的高速增长的机会,机场子行业景气度要好于民航产业。
  油价上涨对于海运行业的影响相对来说要小得多。由于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和我国沿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在高位徘徊,给航运创造了良好的盈利空间。目前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在4600点左右,由于货源充足、需求旺盛,2005年货运价格快速下降的可能性不大。油价虽然有所上涨,但海运企业受影响比较小。
  以中远航运为例,其毛利率在历史最高的33%的水平,油价上涨10%,中远航运的利润仍然能保持13%左右的增长速度。如果原油价格全年保持不变或者海运价格也同步上涨,使其毛利率保持在30%的水平,那么中远航运的利润将大幅度提高65%。
  其他像北京巴士这样的公司也将遭到重创,目前油价如果保持到年底,北京巴士公司将颗粒无收,甚至亏损。因此,油价上涨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各子行业是不同的,应区别对待。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36
世界杯纪念徽章
日期:2006-07-20 13:19:20生肖徽章:鸡
日期:2006-09-07 17:07:25ITPUB元老
日期:2008-09-02 14:52:43生肖徽章2007版:鸡
日期:2009-03-10 21:16:44生肖徽章2007版:猪
日期:2009-03-10 21:24:49生肖徽章2007版:虎
日期:2009-03-10 21:27:07生肖徽章2007版:鼠
日期:2009-03-10 21:32:40参与物流供应链俱乐部活动纪念
日期:2009-06-08 10:02:43
13#
发表于 2006-8-27 11:55 | 只看该作者
都是米国干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14#
发表于 2006-8-27 14:33 | 只看该作者
洋葱头转贴都没有整理一下格式……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15#
发表于 2006-8-27 14:36 | 只看该作者
油价上涨对物流企业运作有釜底抽薪的感觉,影响太大了……比较无奈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
ITPUB社区12周年站庆徽章
日期:2013-10-08 14:55:07
16#
发表于 2006-8-27 20:47 | 只看该作者
物流的利润少了,看来研究下节约油的方法比较实际,毕竟油只会越来越贵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0
17#
发表于 2006-8-28 10:14 | 只看该作者
辛苦楼主了
发了这么长的帖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TOP技术积分榜 社区积分榜 徽章 团队 统计 知识索引树 积分竞拍 文本模式 帮助
  ITPUB首页 | ITPUB论坛 | 数据库技术 | 企业信息化 | 开发技术 | 微软技术 |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 | IBM技术园地 | 行业纵向讨论 | IT招聘 | IT文档
  ChinaUnix | ChinaUnix博客 | ChinaUnix论坛
CopyRight 1999-2011 itpub.net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未成年人举报专区 
京ICP备16024965号-8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151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4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