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视大学陪读现象:什么是“伴儿”?
新华网哈尔滨4月12日电(记者 颜秉光)时下的大学校园,出现了一个非常流行的词"伴儿"。有了"伴儿",也就等于有了一位或几位异性"陪读者",这些陪读者既不是恋人,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朋友。"伴儿"的出现,透露了学子们哪些心里秘密?
哈尔滨某理工院校的一位女大学生叶迪娜(以下简称"叶")气鼓鼓地来到该校心理咨询室,为"伴儿" 不遵守游戏规则而光火。她手里拿着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三要,三不要"便是游戏规则的全部内容:所谓"三要"就是自习的时候要专心,要耐心,要细心。"三不要"则是不要同时和其他女孩子陪读;不要和自己谈与恋爱有关的问题;不要擅自调换上自习的教室。
叶气愤地说:"他竟然和其他的女孩子偷偷一起自习,还骗我!"
老师:"你们是什么关系?"
叶:"伴儿啊!"
老师:"是恋人吗?"
叶:"老师,你心里怎么这么阴暗呢?我们不过是一起上自习嘛!"
老师:"那么,耐心和细心的要求是什么意思?"
叶:"耐心就是无论我坐多久,他就得坐多久。细心就是他要注意我有什么需要,比如问问我渴不渴、饿不饿、累不累…"
老师:"你的三要三不要,哪是一般上自习的朋友能做到的呢?要他关心你,照顾你,还不许和其他女孩子上自习?这和女朋友要求自己男朋友有什么区别?这不是明显暗示着对方可以追求你吗?可你在规则里还不让人家追你,让男孩子怎么办?哪有这么不讲道理的游戏规则呢?你喜欢他吗?"
叶:(不做声)
老师:"你既然喜欢他,为什么只让他当你的男朋友呢?"
叶:"我怕他拒绝我,我受不了。再说,他追求我,我也不一定能答应。"
老师:"为什么?"
叶:"我现在对爱情也不是太懂,我怕一旦答应他了,将来我懂的时候,自己失去的就太多了!"(完)(本文名字为化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