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袁绍

e时代面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思考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9
2009日食纪念
日期:2009-07-22 09:30:00ITPUB8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09-09-27 10:21:21祖国60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09-10-09 08:28:002010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0-01-04 08:33:08ITPUB9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0-10-08 09:28:512011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1-02-18 11:43:33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1-04 11:51:22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21:21 | 只看该作者
3、 加大引导和组织教育信息化的资源建设,特别是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推进教育信息化,应该说服务于学校教学管理是一方面,包括教育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等等。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服务于教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核心是教学教研。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和先进的网络技术走进学校,教师运用先进教学设备授课的机会也大大增多,但无论是运用计算机媒体和网络媒体,适合学科特点的资料还是偏少,教师大部分的精力不是花在如何组织教学内容上,而是花在收集资料上,本末倒置,导致部分教师在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媒体上存在畏难情绪。因此不少学校认识到了教学教研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纷纷采取自行制作和购买等手段,建设教学资源。但因缺少必要的规范,缺少学科与学科间的相互沟通,以及缺少必要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的支撑,建设容易走进死胡同,越走越封闭。因此制订建库标准,形成资源管理平台,组织各学科教师精心制作和购买教学资源,势在必行。
4、 积极引导和组织学校各学科进行学科改造和建设。
  现存的学科知识内容的设置,没有体现教育信息化的范畴,现存的考试制度也没有涉及学生信息素养的考察,这导致了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把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作为一种教学的装饰品,作为开公开课时一种必不可少的点缀,不能真正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中,面对21世纪的知识浪潮,学科的改造和建设势在必行。可以把相关的知识探索的任务化解,引导学生在知识探求的过程中,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获取各种有益的信息。
5、认真研究在信息化条件之下学校管理体制的变革。
  目前关于企业方面的管理软件,从最早的MIS到现在流行的CRM,新名词、新概念、新软件在市场上数不胜数,其中有些软件在普通企业管理中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适合学校使用的网络管理平台。尽管市场上也有做这方面软件的公司,但都做得很浅,不能满足学校多方面的管理需求。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到学校里来做二次开发,在开发过程中不断使学校现行管理体制和软件所定义的体制间能达到完美的组合,以应用促进软件成熟,以软件管理理念促进学校现行体制的变 革。
6、 大力进行信息化的宣传和普及教育
  信息化是涉及全局的事情,不但对学校现存的教学观念、管理观念改变是一个机遇,而且对整个社会也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不能自发完成。我们必须在外部营造一个良好环境,诸如展开教学公开课;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将运用信息技术的多少作为考评及奖励标准等,大力进行信息化的宣传和普及教育。
  我国教育信息化开始的比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各个学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对硬件投入热情很高,对软件投入,特别是对设计教学方面的软件和教师信息技术继续教育的投入不够,教学应用不到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都成了摆设,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因此如何循序渐进开展教育信息化就显得特别重要,以上六个方面,只是我的一点看法。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9
2009日食纪念
日期:2009-07-22 09:30:00ITPUB8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09-09-27 10:21:21祖国60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09-10-09 08:28:002010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0-01-04 08:33:08ITPUB9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0-10-08 09:28:512011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1-02-18 11:43:33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1-04 11:51:22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21:21 | 只看该作者
如何建好、用好校园网?
  教育信息化,必然要从建设应用校园网络开始。校园网建设是一项校园再造工程,它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体制、教学管理人员的观念都提出了挑战。它可以提高学校管理信息收集的及时性,拓宽信息收集渠道,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组织机构层次的减少,变"下级向上级负责"为"上上下下对学生负责"。组织机构的扁平化,也不可避免地让我们对原有的管理方式、教学方式重新做一次认真的审视,如果仅仅停留在教学资料的交流、教学管理资源的共享,这一初级阶段是不够的。那么究竟如何尽快使校园网在学校教育信息化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下面就四个方面谈谈我们在校园网建设中的看法。
一、校园网要重视多方平衡
  在校园网建设后,学校应注重"四件"平衡,即硬件具备、软件跟上、"智件"超前、"潜件"保障。其中"智件"意为掌握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潜件"则是针对教育技术的各种服务和管理。学校的全员培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一些学校在校园网建设完成后,往往只对教师进行培训,而领导却很少参加培训,只有领导认识到校园网的功能与作用,才会积极提供相应的环境促使教师学习和使用校园网。
二、校园网本质是应用,而应用的核心是教学
  校园信息化能花钱买来吗?信息化过程中必要的数据、软件、计算机、网络设备用钱可以买来,但其应用核心——教学中的先进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却无法用金钱买来。如何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我们借鉴了美国学者Gingberg等人做的研究,把目标定在了利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借助网络技术开展教学改革,并积极实施学科教学与网络整合研究,充分利用网页形式,提供课堂知识结构,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方便自由的网上答疑中心等。同时我们加强了后期设备添置、软件采购、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工作,积极为应用做好各种准备。
三、学校管理创新需要校园网保驾护航
  校园网的建设是学校中的"纲",它不仅对日常教学创新带来良机,更是对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校园网投入运行之后,管理上的创新是指对现存的学校管理机构、管理制度能进行适当调整,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例如:我们学校的班级一周常规评比,一直是学校班级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评比的保密、实时、客观和全面,要求学校校园网能够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网上平台。我们学校在本学期,根据新形势的要求,适时提出了班级管理的信息化,每位教师可以在学校指定时间内,打开校园网页,填上登录名和密码,为自己任教班级打分,然后提交。整个流程都在封闭的环境下完成的,体现了全员管理中打分的公正客观和及时。
四、 校园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校园网工程不是一个简单工程,因此不可能一蹴而就。做好长期总体规划至关重要。缜密的规划,可以保证教学应用的集成与协调发展。在我们学校校园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一直认为这么几个问题特别重要:1、加强基础工作,做好前期调研,弄清学校现阶段的真正需要,才能使工程形成良性循环。2、在建设之初,研究制订学校的信息规范,做好标准化工作,可以为教学资源交流和共享打下坚实基础。3、校园网建设应坚持自我为主、合作开发的策略,学校信息技术人员和教学和管理一线人员必须要参与其中,以使校园网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校园信息化任重道远
  校园信息化为我们展示了未来中小学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想当然地创造出中小学教育奇迹,它可能会促进传统教育革新,也可能强化传统教育,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如果说校园信息化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学校领导和普通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认清校园信息化工程的艰巨和光明的未来,从最实际的教学教育一线需求出发,注重实效,运用科学客观的方式方法,校园信息化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2
开发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5-09 01:02:22网络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7-06 01:02:43操作系统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7-16 01:02:28设计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7-18 01:03:18行业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7-20 01:04:012010年世界杯参赛球队:西班牙
日期:2010-05-09 17:46:18
13#
发表于 2006-8-3 21:21 | 只看该作者
不要刷啦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2
开发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5-09 01:02:22网络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7-06 01:02:43操作系统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7-16 01:02:28设计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7-18 01:03:18行业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7-20 01:04:012010年世界杯参赛球队:西班牙
日期:2010-05-09 17:46:18
14#
发表于 2006-8-3 21:22 | 只看该作者
10点半我刷到明天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2
开发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5-09 01:02:22网络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7-06 01:02:43操作系统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7-16 01:02:28设计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7-18 01:03:18行业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7-20 01:04:012010年世界杯参赛球队:西班牙
日期:2010-05-09 17:46:18
15#
发表于 2006-8-3 21:22 | 只看该作者
恨死你这种人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9
2009日食纪念
日期:2009-07-22 09:30:00ITPUB8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09-09-27 10:21:21祖国60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09-10-09 08:28:002010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0-01-04 08:33:08ITPUB9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0-10-08 09:28:512011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1-02-18 11:43:33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1-04 11:51:22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21:22 | 只看该作者
淮海中学学校信息化工作推进方案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信息技术作为网络时代的第一生产力将导致教育生产率的提高。

2003年,我校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校校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已向全校师生提供基本的网络服务,同时也为我校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一个较为实际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将对校园信息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点带面,逐渐突破,逐步铺开。从长远着想,用发展的眼光规划设计校园信息化的蓝图是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是推进学校信息化工程的关键。我们应该利用现有的契机,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学校信息化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徐汇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做出实质性贡献,使我校的社会影响力、竞争力、教师水平、学生素质上一个台阶。

目  录

                                                                                       



基本情况

一、硬件方面

电教系统  多媒体室  学生计算机房  各科组室电脑  

二、 运行环境

        “校校通”网络  软件环境:

实验计划

一、实验思想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原则

四、实验内容

五、实验目标

●近期目标                   (2004.9 –2004.12)

●中长期目标                 (2005.1 –2006.12)

六、分阶段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     (2004.9 –2004.12)

●第二阶段:启动阶段         (2005.1 –2005.12)

●第三阶段:完善阶段         (2006.1—2006.12)

七、组织与领导体制:

●淮海中学信息化推进组织结构图

●淮海中学信息化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和分工



基本情况

一、硬件方面

1、电教系统

演播中心安装了摄像机、双控系统及主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上的vcd播放机、录像机、电脑设备等可通过网络共享使用。学校有摄像机2架,每班配有一台电视。

2、多媒体室

有多媒体设备二套,移动多媒体设备一套。

3、学生计算机房

二个计算机房有X86 Family 15 Model 1 sttpping电脑41台,X86 Family 6 Model 8电脑27台。

4、各处室、年级组

中层以上行政人员每人配备电脑,各处室和年级组配一台以上电脑,共有各种型号电脑40台。能实现了网络发布和接受信息、网络化管理。

二、运行环境

1、“校校通”网络   

接入internet网,可直接接受各种教育信息,并且可利用网络直接查询、下载高效、高质的教育资源和各种信息。

2、软件环境:

图书馆配有文献图书管理软件(V6.0增强版)。

实验计划

一、实验思想

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从师生需求出发,面向现代化,面向信息化,面向互联网,全面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实验目的

1.使“校校通”得到充分的应用。

2.为教学工作提供信息化环境和技术手段

3.使学校资源得以高效共享。

4.提高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效率和质量。

5.提高学校影响力和竞争力。

6.实现学校信息通、办公通、教学通、学习通、家校通、心灵通。

三、实验原则

1.信息技术与师生相结合。

2.信息技术与课堂相结合。

3.统一规划、软硬并重、分步实施、以点带面、重点突破。

四、实验内容

通过以校领导为管理主体,学校网管、计算机教师为技术支撑、学科骨干教师为应用核心的运行机制,推进网络平台的应用。

五、实验目标

近期目标(2005年6月前):利用教育局配置的网络平台,建立学校网站;实现学校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应用初见成效。

中长期目标(2006年6月前):学校的教学环境、教育资源和教学科研活动实现信息化。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取得一定量的科研成果(论文、教学软件、教学课例、研究应用报告)。

六、分阶段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                         (2004.9 –2004.12)

1.校务会确定学校信息化推进领导小组成员。

2.学校信息化推进领导小组会议,布置学校信息化推进工作,小组成员进行分工;研究制定《淮海中学信息化实验计划》、《淮海中学教师信息素养培训计划》、《淮海中学信息化推进领导小组工作制度》、《淮海中学网管制度》。

3.收集校内“课件”、教案、复合媒体课堂实录等资料,筹建学校网站。

4.教师大会全校动员用好现有的资源,做好记录、资料积累工作,共同推进学校信息化应用。

第二阶段:启动阶段                            (2005.2 –2005.12)

在学校信息化实验计划教育局通过的评估后实施

2005年2月:

1.利用育局配置的网络平台,启动学校网站建设。

2.建立学校内部综合管理自动化系统,推广应用办公自动化。

3.对教师自建网页、网站,资源上传、下载等最基本、最实用的技术进行培训。

2005年6月: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9
2009日食纪念
日期:2009-07-22 09:30:00ITPUB8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09-09-27 10:21:21祖国60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09-10-09 08:28:002010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0-01-04 08:33:08ITPUB9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0-10-08 09:28:512011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1-02-18 11:43:33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1-04 11:51:22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21:2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阶段:启动阶段                            (2005.2 –2005.12)

在学校信息化实验计划教育局通过的评估后实施

2005年2月:

1.利用育局配置的网络平台,启动学校网站建设。

2.建立学校内部综合管理自动化系统,推广应用办公自动化。

3.对教师自建网页、网站,资源上传、下载等最基本、最实用的技术进行培训。

2005年6月:

1.建设教师、学生、家长的交流平台。

2.校内信息发布、公文流转、公文管理、日程安排、会议管理、部门交流实行电子化和网络化。

3.对教师备课等教学工具进行培训,使教师能利用互联网来工作。

4.信息化应用初见成效。

2005年7月—8月:

1.建立学校信息化主管的考核机制。

2.通过搜集、整理和配备的方式,建立教学资源库。

3.对学校管理层、教师、技术人员进行层次化的人员信息素养培训。

●95%的教师能利用计算机编写文稿,上网浏览,搜寻信息,建立自己的免费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

●50%以上教师能够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授课。

●网管员能基本上掌握网络基础知识、系统软件使用、课件制作、简单的网络连接与维护。

●教师能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005年9月—10月:

1.实现校内信息资源共享。

2.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推进网络教学,发挥媒体作用,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3.进行校园“数字一卡通”探索和研究。

2005年11月—12月:

1.试验运用“城域网”IP电话。

2.举办学生信息技术活动周,组织学生学习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和网络知识,组织排版、绘画和网页制作等项比赛,展示学校信息化实验的成果。

3.对学校信息化实验工作进行总结、整理资料,撰写研究应用报告、实验报告、论文等。

第三阶段:完善阶段                              (2006.1—2006.12)

1.设立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配备相应设备并联网。

2.构建学生论坛,争取50%以上的班级建有班级主页,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学生建立个人主页。

3.实现学校(人事、财务、教务、科研、资产管理)管理信息化。将学校的信息充分反映到校园网络上,提供校园内部的查询、统计等功能,提高办公效率,增加管理透明度。

4.实行网管上岗证制度。

5.实现免费通讯、电话会议、群发电话通知等应用。

6.教育、科研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

七、组织与领导体制

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应坚持“学校策划、推进小组搭台、部门唱戏、齐抓共建”方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在学校层面上,成立淮海中学信息化推进领导小组,校长挂帅,信息主管具体负责,计算机教师,学科骨干教师和网管员参加,负责实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在处室和年级组层面上,处室和年级组负责人要积极推动本处室和年级的信息化建设。

淮海中学信息化推进组织结构图



淮海中学信息化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和分工

组长:

陆以农  职能:负责全校教育教学信息化推广应用工作

信息主管:

戎耀荣  职能:负责全面保障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工作

技术主管:

朱鸿仁  职能:负责网络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

组员:

叶小韵  职能:负责预初年级信息化推广应用

施惠红  职能:负责初一年级信息化推广应用

陈春艳  职能:负责初二年级信息化推广应用

朱  玮  职能:负责初三年级信息化推广应用

虞斐渌  职能:负责教导处信息化推广应用

施伟凤  职能:负责政教处信息化推广应用

陈  琳  职能:负责总务处信息化推广应用

倪美凤  职能:负责体育组信息化推广应用

陈轶炜  职能:负责学生信息化推广应用

洪爱华  职能:负责学生信息化推广应用即技术支持

钱康美  职能:负责学生信息化推广应用即技术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2
开发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5-09 01:02:22网络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7-06 01:02:43操作系统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7-16 01:02:28设计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7-18 01:03:18行业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7-20 01:04:012010年世界杯参赛球队:西班牙
日期:2010-05-09 17:46:18
18#
发表于 2006-8-3 21:23 | 只看该作者
我投降大哥明天再来好吗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9
2009日食纪念
日期:2009-07-22 09:30:00ITPUB8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09-09-27 10:21:21祖国60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09-10-09 08:28:002010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0-01-04 08:33:08ITPUB9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0-10-08 09:28:512011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1-02-18 11:43:33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1-04 11:51:22
19#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21:23 | 只看该作者
抓住机遇,优先发展,积极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创建“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工作汇报

  

常熟市练塘中心小学

我校的教育现代化有着较好的基础。96年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实现易地搬迁。当时的各项硬件设施在全市当属前列。97年又率先跨入“苏州市教育基本现代化示范学校”的行列。2002年通过“江苏省实验小学”和“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的创建,2003年我校提出了创“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的创建目标,但由于硬件的滞后,这项工作一直拖到现在。近几年,学校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为策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学校信息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在对几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确立“优先”意识,健全保障机制。

1、意识到位。

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学校发展的制高点,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之中,在制订学校发展十五规划时,把“信息化建设”放在学校优先发展的位置,在学校的学期计划中都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具体要求。

学校还努力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意识,通过学习、参观、培训让教师充分感受信息化给教学带来的重大变革,着力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2、组织落实。

为加强学校信息化工作,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教导处、信息技术专职教师为组员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学期定期召开会议,学习信息化建设的形势、精神,分析研究学校信息化工作。

学校还成立信息技术教研组,与学科教研组同级建制,由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和有一定特长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制订了具体明确的职责规范,定期举办教学研究活动,形成了比较完善信息化工作网络。2005年9月,信息技术教研组被评为常熟市唯一一个信息技术学科的“常熟市先进教研组”。



3 、经费保障。

近年来,学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近三年信息化投入达79.03万元,占学校设施、设备总投入的80%以上。

学校还保证信息化软件的投入,每年用于购置软件、教师信息化培训、教育科研等方面的经费逐年递增,近三年软件投入达16.68万元。

4、制度健全。

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用于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文件,出台了“练塘中心小学信息化建设十五计划”、 “常熟练塘中心小学教师信息化考核条例”,充分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同时,为保障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规范化,学校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教师计算机管理规定》、《多媒体设备使用管理条例》、《教师集体备课的有关意见》、以及财产管理制度等,做到制度健全,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信息交流畅通。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2
开发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5-09 01:02:22网络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7-06 01:02:43操作系统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7-16 01:02:28设计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7-18 01:03:18行业板块每日发贴之星
日期:2006-07-20 01:04:012010年世界杯参赛球队:西班牙
日期:2010-05-09 17:46:18
20#
发表于 2006-8-3 21:23 | 只看该作者
UP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TOP技术积分榜 社区积分榜 徽章 团队 统计 知识索引树 积分竞拍 文本模式 帮助
  ITPUB首页 | ITPUB论坛 | 数据库技术 | 企业信息化 | 开发技术 | 微软技术 |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 | IBM技术园地 | 行业纵向讨论 | IT招聘 | IT文档
  ChinaUnix | ChinaUnix博客 | ChinaUnix论坛
CopyRight 1999-2011 itpub.net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未成年人举报专区 
京ICP备16024965号-8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151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4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