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keaide

闪联工程中心面临公司化难题 被指难以做大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10
2009日食纪念
日期:2009-07-22 09:30:00ITPUB8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09-09-27 10:21:21祖国60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09-10-09 08:28:002010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0-01-04 08:33:08ITPUB9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0-10-08 09:28:522010广州亚运会纪念徽章:手球
日期:2010-12-06 10:58:292011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1-02-18 11:43:33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1-04 11:49:54
21#
发表于 2006-8-2 16:47 | 只看该作者
2004年11月22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广播影视数字版权管理论坛》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AVS工作组组长高文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
    《中国广播影视数字版权管理论坛》是一个开发性的技术组织,由媒体、科研和厂商三个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著名单位和企业组成。其宗旨为唤起全社会的数字版权保护意识,推动建立健全数字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专利保护机制;研究开发DRM,特别是应用于数字广播影视的DRM技术,为我国数字广播影视DRM技术标准提供技术依据。其工作内容主要表现为定义用户需求,并尝试建立一个国内领先的测试环境。通过参加该组织,AVS一改过去负责标准同时定义需求的传统做法,尝试了一种与用户联合的全新模式,这将更有利于双方发挥彼此的优势,更清晰从而也更准确地描述及吻合用户需求。

    2004年9月20日,“AVS专利池管理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北京翠宫饭店荟萃厅举行。
    上午先进行了文件修改会议和预备会议,并在预备会议上推选出了管理委员会主任,徐顺成委员以全票通过当选。下午13:30正式会议开始,会议应到委员9人,分别是:徐顺成、巫英坚、高文、张一钧、郭庆存、孙育宁、黄尚贤、秋田信行、Glen Johnson,实到9人(其中孙育宁委员指派石志红、Glen Johnson委员指派吴海涛)。委员们在委员会主任的带领下就委员会章程、预算方案、专利池管理与授权指导原则、专利池管理组织结构、管理组织工作时间表、管理组织行政管理等项目进行了审核,最终形成“第一届AVS专利池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议”:通过专利池管理结构选举产生了AVS专利池管理委员会主任,经九位委员表决选举徐顺成委员担任第一任管理委员会主任;通过管理委员会章程(试行稿);通过管理委员会预算方案;通过专利池管理与授权指导原则;通过专利池管理组织时间表;通过专利池管理组织行政管理。

    2004年9月10-12日:AVS工作组第十次会议在苏州工业园国际大厦举行,来自78家单位的共170名专家和各单位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这是历次会议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截至会议开始,AVS已拥有会员单位110家。本次会议在工作组章程、视音频编码技术、AVS知识产权管理和数字版权保护等几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中章程修订案和知识产权政策投票情况为:参与投票共有75家单位,最终计有58票同意、8票反对、1票弃权和8票未返回,以同意单位超2/3多数获得通过。在会议中间,Intel上海分公司做了AVS1.0版本的视频演示,该演示表明AVS1.0在技术上已经可以在个人电脑上同时播放三路高清节目,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AVS实现系统,它预示着基于AVS标准完全可以推出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在12日下午的全体会议上,AVS工作组组长高文教授对AVS近期工作进展进行了通报和总结,并着重强调了大家要同心协力加快步伐,推动AVS产业化进程,以期在这场标准争夺战尽早占有一席之地;他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在近几个月里集中精力打一场攻坚战,争取在年内拿出一个较完备的、可推向市场的版本。

    2004年6月18—20日:AVS 工作组第九次会议在北京顺利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飞利浦、上广电、 LG 、 SONY 、夏新电子、 ST 、Sharp、摩托罗拉等74 家单位的 158 名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
    到第九次会议召开,AVS工作组已成立两周年了,工作组会员数在会议期间正好达到100家。两年来,除了标准产出和技术进步外,“游泳中学会游泳”,一个很大的收获是熟悉了国际化制定标准的方法,吸引了一批国际专家和企业参与中国标准的制定,培养了一批人才。
    在全体会议上,总体组宣布,聘请8位专家作为AVS技术顾问,聘期3年,他们是:Cliff Reader,Peter Schirling,孙惠方、陈学敏、陈文雄、张亚勤、李卫平、Leonardo Chiariglione。视频组、音频组、系统组、实现组、需求与测试组分头对本小组的技术提案和技术报告进行了审议,并在全体会议上就本组的各项工作最新进展情况与下一步工作安排进行了汇报。大会决定,需求与测试组成立一个直播卫星应用Ad Hoc 组。 本次会议是知识产权组的一个里程碑,基本完成了工作组章程、章程细则、会员协议、知识产权管理规则等法律文件的草案,会后一周内对新修订的工作组章程进行表决,计划一周后用四周时间对章程细则和会员协议(含知识产权)进行表决,这些文件的完成将为AVS标准的产业化和国际化奠定基础。

    2004年3月30-31日:AVS工作组第八次会议在深圳明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中科院、武汉大学、上广电、TCL、Sony、海信等国内外的会员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有68个会员单位总计136名代表列席。会议通报了会员单位对第七次会议完成的视频和系统标准草案的评审情况,经少量文字修订后的标准草案提交为国家标准。工作组组长高文教授强调,要时时谨记AVS的宗旨,不断提升AVS产业地位,在考虑学术目标和工业目标的同时慎重考虑成本;要多听用户的声音,将科研、技术与现实结合起来,增强标准的稳定性,抓紧时间,早出新成果。各专题组就本组的技术提案和技术报告进行了审议,并就各组的进展情况及近期工作计划在全体大会上进行了汇报。大会决定,视频组开始制定面向新一代移动通信的视频编码标准;音频组8月完成FCD;系统组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移动多媒体通信的系统,并加强与数字媒体管理组的合作;需求组下成立移动多媒体专题组;知识产权组提出了知识产权管理相关的系列法律文件,预计5月初提交会员大会审议。目前工作组会员单位已达88家。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0
2009日食纪念
日期:2009-07-22 09:30:00ITPUB8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09-09-27 10:21:21祖国60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09-10-09 08:28:002010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0-01-04 08:33:08ITPUB9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0-10-08 09:28:522010广州亚运会纪念徽章:手球
日期:2010-12-06 10:58:292011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1-02-18 11:43:33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1-04 11:49:54
22#
发表于 2006-8-2 16:47 | 只看该作者
2003年08月01日:《首届深圳数字音视频技术与标准工业论坛》在深圳举行。此次论坛作为AVS Forum’2003的重要组成部分,由AVS工作组、深圳国际技术创新研究院、深圳市数字电视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办公室联合主办,深圳国际技术创新研究院承办。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司李武强副司长主持会议,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徐顺成、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高技术处处长毕开春、深圳市副市长刘应力、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等出席了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AVS工作组组长高文、AVS工作组顾问Cliff Reader、AVS需求与测试组组长卢汉清、AVS秘书长黄铁军分别就“计算机领域发展的若干问题”、“AVS标准”、“视频编码领域的知识产权”、“AVS在通信和互联网领域的应用”、“AVS在数字广播和光盘领域的应用”做了发言。大家一致认为要加快解决我国数字音视频芯片、软件、设备与系统所需要的共性核心技术问题,共同推动并制定中国自己的数字音视频标准。与会人士还就深圳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如何谋求主动,在AVS的应用中占据市场先机从而使本地相关产业获得跨越式发展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2003年07月30日:《首届数字音视频技术与标准工业论坛(AVS Forum’2003) 》在北京大运村天鸿大酒店举行,论坛将以“抓住机遇,实现数字音视频产业的跨越发展” 为主题,由AVS工作组、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共同主办,《计算机世界》、《中国电子报》、《信息技术与标准化》等媒体协办。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主任助理宿忠民司长、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韩俊副司长、国家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司信息处梅建平处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院士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论坛分“AVS标准与知识产权”、“AVS应用:广播电视与存储”、“AVS应用:互联网与通信”三个议题开展讨论,三个议题发言人分别为:高文、Cliff Reader、何芸、潘兴德和陈学敏;杜东平、王国中、吕锐、杜军;张湘辉、邹雯、郑晓军。吴枫、曾勇勤、李波、虞露和各位发言人一起共同回答了媒体和代表关心的问题。倪光南院士、高文、陈学敏、卢汉清一起对论坛进行了总结。

    2003年07月27-29日:AVS工作组第五次会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李波教授为东道主。系统、音频、视频方案确定,定于10月份完成工作组标准草案。

    2003年7月12日:受信息产业部科技司、科技部高新司和中科院高技术局的委托,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于2003年7月12日在北京召开了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AVS)评估会议。包含10名院士在内的23名专家组成的评估委员会认真了解了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AVS(以下简称AVS)标准的制定过程,听取了AVS技术报告、AVS专利分析报告、AVS与MPEG-2对比测试报告,观看了系统演示。评估委员会认为:AVS的产业化可以节省相当可观的MPEG-2专利费,压缩效率比MPEG-2高一倍,节省信道资源和光盘存储资源,为我国数字电视等音视频产业和相关芯片产业提供跨越发展的技术源头。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在制定数字电视产业政策时,充分考虑我国已有的AVS技术基础,同时加快AVS技术、标准和产业化及应用推广工作。

    2003年7月2日: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计量检测中心对AVS系统进行了检测,以MPEG-2系统为参照系。测试图像序列采用本领域国际标准工作组推荐的4个720-60P高清测试序列。检测报告最后的评价结果为:“所测AVS音视频编解码(软件)系统在压缩码率比MPEG-2编解码系统低一倍的情况下,图像质量均好于经MPEG-2编解码后的图像质量”。

    2003年06月:在日内瓦举行的JVT工作会议上,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被确定为JVT视频编码软件的维护和测试单位,博士研究生马思伟具体承担维护和测试任务。

    2003年03月27-28日:AVS第四次工作会议在武汉举行,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朱光喜教授和计算机学院周敬利教授作为东道主组织会议,来自22家会员单位的58名代表参加会议。需求组、系统组、视频组、音频组、安全组召开了专题组会议,视频组提出第一版本的工作草案。会议修订了工作组章程,加强对技术提案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声明。会议决定由需求组负责,正式启动测试组工作,确定成立实现组。确定专题组负责人如下:需求与测试组组长卢汉清,副组长李世鹏;系统组组长杨士强,副组长曾勇勤、朱光喜;视频组组长吴枫,副组长何芸、周敬利;音频组组长潘兴德;实现组召集人侯刚(上广电),安全与保护组召集人刘文予、朱斌。

    2002年12月9日: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正式发出《关于成立“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的通知》(信科函[2002]101号),确定该工作组的任务是:“面向我国的信息产业需求,联合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制(修)订数字音视频的压缩、解压缩、处理和表示等共性技术标准,为数字音视频设备与系统提供高效经济的编解码技术,服务于高分辨率数字广播、高密度激光数字存储媒体、无线宽带多媒体通讯、互联网宽带流媒体等重大信息产业应用。”工作组组长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高文教授担任,信息产业部电子标准化研究所赵新华主任作为联络员参加工作组的工作,工作组秘书处挂靠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阜国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等33家单位成为首批成员单位。

    2002年12月19-20日:AVS第三次工作会议在北京清华紫光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清华大学杨士强教授作为协调人负责会议组织。视频组形成四个输出文件: 视频编码技术CFP、视频编码测试通用条件、视频编码工作草案,参考软件平台。系统组提出的方案草稿,需求组提出了“面向大容量存储载体的信源编码需求分析”,音频组形成工作状态报告。根据信息产业部通知,工作组名称正式确定为“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英文名称为“Audio Video Coding Standard Workgroup of China)”,简称AVS。

    2002年10月21-25日:我国承办的第62次MPEG国际会议和第28次JPEG会议于今年10月21日至25日在上海浦东召开。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三百多位专家和五十多位国内代表讨论了多媒体技术和标准的最新进展。JPEG会议则是该专家组成立近二十年后第一次在我国举行。本次会议由MPEG中国代表团负责组织,上海交通大学和飞利浦东亚实验室作为东道主承担了大量工作。在MPEG会议期间,“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第二次工作会议同时召开,视频组收到13个提案,音频组收到5个提案,分别形成了工作状态报告,安全组提出的“方案征集书”草案。飞利浦东亚实验室曾勇勤研究员作为本地协调人负责会议组织。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0
2009日食纪念
日期:2009-07-22 09:30:00ITPUB8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09-09-27 10:21:21祖国60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09-10-09 08:28:002010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0-01-04 08:33:08ITPUB9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0-10-08 09:28:522010广州亚运会纪念徽章:手球
日期:2010-12-06 10:58:292011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1-02-18 11:43:33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1-04 11:49:54
23#
发表于 2006-8-2 16:47 | 只看该作者
2004年3月30-31日:AVS工作组第八次会议在深圳明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中科院、武汉大学、上广电、TCL、Sony、海信等国内外的会员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有68个会员单位总计136名代表列席。会议通报了会员单位对第七次会议完成的视频和系统标准草案的评审情况,经少量文字修订后的标准草案提交为国家标准。工作组组长高文教授强调,要时时谨记AVS的宗旨,不断提升AVS产业地位,在考虑学术目标和工业目标的同时慎重考虑成本;要多听用户的声音,将科研、技术与现实结合起来,增强标准的稳定性,抓紧时间,早出新成果。各专题组就本组的技术提案和技术报告进行了审议,并就各组的进展情况及近期工作计划在全体大会上进行了汇报。大会决定,视频组开始制定面向新一代移动通信的视频编码标准;音频组8月完成FCD;系统组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移动多媒体通信的系统,并加强与数字媒体管理组的合作;需求组下成立移动多媒体专题组;知识产权组提出了知识产权管理相关的系列法律文件,预计5月初提交会员大会审议。目前工作组会员单位已达88家。

    2004年3月29日:由AVS工作组主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香港数码港无线发展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面向3G的AVS视频编码技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深圳举行。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中国工程院张乃通院士、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室王学庆主任、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王立建主任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与产业发展司李武强副司长的书面发言在会议上宣读。本次会议共吸引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产业界领袖等近150名代表参加,就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视频编码技术标准与系统的技术、标准、芯片、操作系统、软件开发平台、整机、运营等诸层面存在的挑战性问题展开了深入热烈的讨论。研讨会分为“面向3G的AVS视频编码技术与产业”、“3G移动多媒体芯片”、“3G移动多媒体信息服务业务平台与运营”、“3G移动多媒体应用和终端”等四个议题,四个议题发言人分别为:高文、Dr.Oscar Au、郑晓军;李峰、张国明、曹建武、王浩、王海雄;宫力、Eno Tsin、Stephen Lam、喻莉;戴瑾、朱小刚、欧阳合。他们共同回答了媒体和代表关心的问题。高文、王立建、黄铁军、郑晓军、Oscar Au一起对会议进行了总结。

    2003年12月20日:AVS工作组联合联想、海信、夏新等单位举办了“中国数字音视频标准与产业论坛”,相关部委领导、国内外本领域的专家、产业界领袖和一百多名代表参加了为期一天的论坛,期间,AVS工作组和“闪联”工作组宣布密切合作。论坛摒弃了报告方式,采用主持人引导下的对话方式,大家畅所欲言,问题越谈越深。在AVS组长高文教授主持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宿忠民司长、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桂文庄局长、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林宁秘书长、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常利民处长、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司尉迟坚处长与大家一起探讨了发展音视频技术与产业的政策环境。ISO/IEC JTC1 MPEG专家组主席Leonardo博士、三菱美国研究所执行主任孙惠方、ContentGuard首席科学家王新博士、松下新加坡实验室主任申省梅、联想研究院副院长孙育宁、微软Media DRM首席架构师Jim Alkove在AVS系统组组长杨士强教授的主持下,与大家深入探讨了音视频技术与标准的最新进展。中国数字音视频产业一节由AVS视频组联合组长何芸教授主持,AVS工作组首席顾问、MPEG美国代表团原团长Cliff Reader、北京大学教授徐孟侠、夏新电子欧阳合博士、海信集团田树民博士、北京海尔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徐加全副总经理一起探讨了AVS的产业化道路,产业界人士对音视频产业的良好预期和具体的产品时间表让大家感到AVS产业化已经扑面而来。

    2003年12月18-19日:AVS工作组第七次会议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举行,工作组完成了AVS标准的第一部分(系统)和第二部分(视频)的草案最终稿(FCD),提交信息产业部和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审批。和报批稿配套的验证软件也基本完成,将于年底前将最后定型。会议强调版权管理与保护技术对AVS工作组的重要意义,提议“版权保护组”召集人为温江涛、赵黎和刘文予。工作组会员单位达到70家。

    2003年10月8-10日:AVS工作组第六次会议于10月9—10日在浙江大学举行。本次会议工作组共收到提案47项,形成8个输出文档。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飞利浦、上广电、LG、SONY、夏新电子、ST等47家单位的127名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就AVS的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AVS工作组组长高文教授就AVS近期日程安排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做出了安排。工作组秘书长黄铁军博士主持修订并通过了新的工作组章程。视频组、音频组、系统组、实现组、需求与测试组,知识产权组分头对本小组的技术提案和技术报告进行了审议。大会决定,视频组成立变换与量化AdHoc组,确保近期完成AVS1.0视频FCD文档;需求与测试组成立流媒体AdHoc组,加快进行各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0
2009日食纪念
日期:2009-07-22 09:30:00ITPUB8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09-09-27 10:21:21祖国60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09-10-09 08:28:002010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0-01-04 08:33:08ITPUB9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0-10-08 09:28:522010广州亚运会纪念徽章:手球
日期:2010-12-06 10:58:292011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1-02-18 11:43:33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1-04 11:49:54
24#
发表于 2006-8-2 16:47 | 只看该作者
2002年6月21日:“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化工作组” 在北京翠宫饭店成立。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毕开春处长主持会议,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徐顺城司长阐述了自主标准的重要性,并对工作组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院士对工作组挂靠计算所表示热烈欢迎,“863”计划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主题专家组专家梅宏教授对工作组的技术工作做了具体指示,科学技术部“重大技术标准专项”专家组专家钱跃良高工希望在技术标准方面取得突破。工作组组长高文教授报告了工作组筹备情况和工作计划,工作组秘书长黄铁军博士和到会成员单位一起讨论完成了“工作组章程”。北京阜国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飞利浦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深圳国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微软亚洲研究院、中科院自动化所等首批报名会员的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确定卢汉清、李波、赵序霞为需求与测试组召集人,杨士强、朱光喜、曾勇勤为系统与实现组召集人,李卫平、吴枫、周敬利为视频组召集人,潘兴德、胡瑞敏、陈远知为音频组召集人,刘文予、朱斌为安全与保护组召集人,各组讨论了工作计划。

    2002年6月11日: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在《中国电子报》发布“关于成立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化工作组”的公告,欢迎国内产、学、研、用等与数字视音频技术相关单位积极参加,征集第一批会员。

    2002年05月25日:“数字音视频编码标准化特别工作组”筹备会议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召开,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领导徐顺成、韩俊主持会议,音视频专家王雷、刘铁华、吕锐、朱光喜、朱峰、吴枫、李卫平、杨士强、沈兰荪、赵新华、高文、黄铁军参加会议,决定成立“数字音视频编码标准化特别工作组”。

    2002年4月30日:“十五”“863”计划发布第二批课题申请指南,信息领域计算机软硬件主题设立了重点项目“数字媒体处理技术及应用平台”(2002AA11403),项目研究目标为“面向宽带网络多媒体、移动多媒体通信、(高清晰度)数字电视、高密度光盘等重大关键数字音视频前端技术与系统及其在健康、环保等国家重要领域中的应用,汇集国内数字媒体处理技术的已有成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算法与专利技术,组织制定国家的视音频编码压缩标准,参与制订相关的国际标准,提高我国数字音视频相关产业群的自主开发能力和经济效益,并进行应用推广,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联合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阜国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广电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广播学院等单位申请并得到了该项目的支持(课题号:2002AA119010),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集中国内从事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研发的优势力量,对数字音视频编码技术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开发。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论坛徽章:
10
2009日食纪念
日期:2009-07-22 09:30:00ITPUB8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09-09-27 10:21:21祖国60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09-10-09 08:28:002010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0-01-04 08:33:08ITPUB9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0-10-08 09:28:522010广州亚运会纪念徽章:手球
日期:2010-12-06 10:58:292011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1-02-18 11:43:332012新春纪念徽章
日期:2012-01-04 11:49:54
25#
发表于 2006-8-2 16:48 | 只看该作者
2002年3月18日~20日: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召开了第178次学术讨论会,会议主题为“宽带网络与安全流媒体技术”。本次会议旨在探讨宽带网络多媒体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和流媒体技术的标准化问题。高文博士(中国科学院)、张亚勤博士(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孙惠芳博士(美国三菱电子研究所,MERL)担任本次会议的执行主席,来自国内外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六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讨论会。高文教授首先做了主题评述报告,MPEG专家李卫平教授(美国里亥大学)、陈学敏博士(美国Broadcom公司)等12位专家做了专题报告。与会国内外专家对我国制定自主知识产权视音频压缩标准的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肯定,来自产学研的代表们强烈呼吁集中我国的科研开发力量,联合攻关,制定我国的数字音视频标准。并“建议我国的相关科技计划集中、重点支持流媒体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为我国的信息家电、宽带网络多媒体、移动多媒体通信、(高清晰度)数字电视、高密度光盘等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建议在全国信息标准化委员会的领导下,成立流媒体标准化特别工作组,通过标准解决国家关心的问题,带动产业技术开发和学术研究工作。” (摘自《“香山第178次科学会议”简报》)

    2002年3月:在JVT第七次会议(泰国巴提亚岛)上,工作组提交了National Comments(JVT-G035),要求JVT坚持现有RFB(基本层免费)规则,并组织国内7家代表性企业(厦新、长虹、大唐、海尔、华为、联想、上广电)和24家国际企业一起提出“Support for JVT Royalty Free Baseline”(JVT-G036)提案,有力促进了JVT-RFB规则的实施,为AVS视频标准的成功制定创造了较好的环境条件。

    2001年5月:我国科研单位开始跟踪并参与JVT标准的制定工作。参加JVT会议的主要单位有: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等。目前,我们已有多项技术提案递交到JVT标准,有些技术已经被JVT标准所接收。例如,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提出的码率控制算法已经采纳,这种新的码率控制算法,能够精确控制AVC编码器生成码流的大小,从而确保AVC标准与MPEG-2标准和MPEG-4标准的公平比较,有利于AVC标准在工业界的推广。码率控制是实现恒定码率的视频编码的关键技术,如果没有码率控制,任何视频编码标准的应用都几乎是不可能的。此次计算所提出的码率控制算法克服了传统的码率控制算法的缺陷,在精确控制码率的同时,保证了解码图像的视觉质量。

    2000年7月:我国承办的第53次MPEG会议成功在北京举行。该次会议上,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可伸缩性视频编码中的容错技术被MPEG4国际标准采纳,这是国内进入MPEG系列国际标准的第一项技术。此外,清华大学的快速全局运动估计算法、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科院计算所的快速Sprite生成算法也已经进入MPEG-4国际标准,这两个算法是MPEG-4视频编码生成中的必不可少的处理算法,它的工作效率将直接影响视频编码质量,因此在整个MPEG-4视频编码生成环节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至今,我国已经有多项提案被MPEG-4、MPEG-7标准所接纳,表明我国的科研单位在多媒体处理,特别是在视频压缩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竞争力。

    1999年7月:在国家“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主题(863-306)资助下,我国派出了一个七人代表团参加了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48次MPEG会议,会前中科院计算所、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共提交了四个提案并在大会上宣讲了两个提案,这是我国首次在MPEG会议上提交提案,从中吸取了大量的经验和知识,为我国相关方面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自1997年至今,我国已有20项余项提案提交MPEG专家组,参与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

    1998年:中国MPEG论坛(MPEG-China)成立,每两个月举行一次研讨会,各研究单位介绍自己的研究内容、研究进展、研究计划、研究成果,并讨论新的提案。

    1996年:在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多媒体分委员会支持下和国家“863”计划信息领域智能计算机主题(现计算机软硬件主题)的资助下,我国的科研人员开始跟踪国际上MPEG(ISO/IEC JTC1/SC29/WG11)标准和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分委员会指派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高文教授为中国代表团长(HoD, Head of Delegation),正式参加国际MPEG专家组的工作,从而改变了早期我国在MPEG标准制定方面处于听别人的提案或仅发表一些意见的状况。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TOP技术积分榜 社区积分榜 徽章 团队 统计 知识索引树 积分竞拍 文本模式 帮助
  ITPUB首页 | ITPUB论坛 | 数据库技术 | 企业信息化 | 开发技术 | 微软技术 |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 | IBM技术园地 | 行业纵向讨论 | IT招聘 | IT文档
  ChinaUnix | ChinaUnix博客 | ChinaUnix论坛
CopyRight 1999-2011 itpub.net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未成年人举报专区 
京ICP备16024965号-8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151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4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